速录斋成长励志推文上热门(千万赞三)

清明祭奠,素质就是不要影响别人

2019-04-06  本文已影响11人  阎行之

清明祭奠是件让人悲伤的事,趁节日踏春是让人轻松惬意的事,先悲后喜,与生活的先苦后甜一样,所以清明节总是尤为的特别,

但任何个人的喜悦悲伤都不能,也不应该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做事不影响他人是一个人成熟的标配。

今天是人们放假休息,享受清明假期的第二天,也刚好是环卫工人不用加班的第一天。

过去的10多天间,他们一直在被加班。

祭奠先人的晚辈哭没哭不知道,现世的老人们却实实在在快哭了。

烧纸的习俗大约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距今大概有1800年了。

因为是民族千百年来的沉淀的习俗,所以虽然国家明令禁止焚烧纸钱,但在地方上执行却并未一刀切,因为传统习俗在方式的新老交替上总会有个过程,尤其在重孝道的我国。

但就是个别人焚烧纸钱的行为,却让无数的环卫工加班到11-12点!

祭奠先人是应该的,焚烧纸钱目前也算不上错,但方式本可以更文明点的。

我早晨常在河边跑步,一来二去就与负责那地界的“环卫李大爷”比较熟了,大约10天前的早晨,与往日一样向大爷问了声:“早,这会怎么还在干活啊?”。

李大爷今年58岁,儿女也都参加了工作,老两口都是环卫工,住在高楼林立的城中村中,当然这个年龄的中老年人也一直是环卫工的主力。

我们每天上班时享受到的干净整洁城市,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作。

环卫工每人负责一段"地盘",清洁保洁一力承担,每早5点打卡,大多数情况不到7点就扫完了,然后一天都负责辖区卫生保洁,没有加班的话,6点左右打卡下班。

李大爷说:这不是快清明了嘛,烧纸的人比较多,风一刮整条街道都是,哎,没办法!过两天到了清明节前,应该是还得加班,很多年了一直都是这样。

果不其然,也就是昨天,前天,基本环卫工没有不加班的,加班到11-12点,然后第二天依旧5点。

祭奠先人是应该的,焚烧纸币也是一时半会无法摒弃的方式,但却完全可以做的更漂亮点。

清明节前,晚上,十字路口画个圈,然后到处是燃烧的火堆,对先人的缅怀随着火光熄灭而渐渐结束,事了拂衣去。

可大多数人不知道,一阵风吹过就会有一个老人拿着笤帚簸箕追风至少30分钟。

烧纸的人很多,这无关男女,职业,学历,只与孝心有关,但烧纸的过程却可以精确体现人与人的差别。

早在几年前就有人烧制的时候自己带个盆子,烧完了把灰烬倒在不影响别人的地方。

我问为什么?

她说:干干净净的街道,风一刮吹的到处都是,弄脏了多可惜。

这样的确很难,所以这几年无论是公墓,还是十字路口,环卫工人都会特意准备很多的铁桶,并亲手拿给他们使用。

原本祭奠依旧,纸照烧,还不影响环境,更不太影响别人,八全齐美。

可就有人不愿意在铁桶里烧,仿佛纸钱不随风而起的话,自己真挚的情感先人就不能收到。

李大爷说:“有人非常谢谢他,有人指着他鼻子警告他”你少给我叨叨,我烧个纸怎么了?你一个扫地的这就是你的工作,你要搞清楚!

可能职业无贵贱,但是在人心里永远存在贵贱。

更可能拳怕少壮,李大爷总是在默念:“人死为大,您有理,您有力,这是我的工作。

焚烧纸币这个习俗,到底该不该延续?

没有祖先就没有我们,孝顺更是中华文明能够延续重要的一点。

祭奠先人的意义不用多说,这是一个有良心的人,永远也不可能忽视的,这点更古不变。

但祭奠的方式也必须一成不变吗?

祭奠缅怀到底是发之于心的行为,还是必须要通过外在的烧纸来表现?

今时不同往日,工业的发展环境已经非常差了。

雾霾来袭,车辆限行,餐馆歇业,养殖厂倒闭,甚至延续了千年的燃放烟花爆竹都可以放弃,农民更是在多年前就放弃了焚烧麦秸杆。

可以说为了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所有人都在努力,而雾霾笼罩的苍穹之下,真有人可以避免?

其次上网搜搜,因为烧纸引发的火灾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比比皆是,这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啊!

如此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事,真不值得好好考虑下吗?

也有人说:“烧纸是从古至今的传统习俗,要尊崇传统,传统更是民族不可轻易改变的。

对此我觉得槽点太多:古人都是对的吗?古的都是好的吗?如果古人啥都好那么要我们干吗?

所有的东西都要一分两半的来看,仁智礼义信,孝顺等等当然值得我们必须传承发扬;

可三从四德,三教九流,迷信封建也要这样吗?

古人讲究守孝三年,现在也这样吗?

古代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现在也要这样吗?

古代人用蜡烛,现在也要抛弃电力去用吗?

古人也不玩手机,这是不是要。。。

千言万语就一句话:千万不要借着传统的外衣,做一些恶心别人的事,那样子真的好丑。

祭奠先人是应该的,烧纸也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摈弃的,但操作的方法却完全可以更文明点。

9102年了,每个人都可以最大程度的追求自由,可以做想做任何事,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不要影响别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