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游记·心灵蜕变之旅(十二)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了一个有助于未来人类意识转化合一的曙光村计划,并且给予了大量的支持与援助。曙光村的创办者,法国女性艺术家米拉·阿法沙在印度的一块荒漠之地,创建了这个国际灵性村。他吸引了来自124个国家,大约5000人带着各自家乡的泥土放在了曙光村的一个大瓮中,象征着全人类的合一,并且在存放地建起了地标性的黄金求圣殿。
整个圣殿有12根白色大理石柱构成,中央有一颗直径70厘米的透明水晶球。光速从高挑的殿顶通过孔洞直射到水晶球上,身处其中会感觉强大的能量,大殿的底部有水流入外面的大理石花瓣池中。在里面祷告可以听到外面潺潺的流水声,帮助人们更好地安静和收摄心神。除了村民,来过这里的人都会觉得这是一个静心修行的好地方。
曙光村以圣殿为中心向外扩展,总共分为四大区域,包括了文化区,国际区,工业区与居住区。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亲手栽种草木,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在荒漠上造出了一片森林。曙光村里建造了很多农牧实验场,大家在这里种植饲养,通过自然生态以及动植物杂交实验发现更好的农产品。由于这里没有污染,所以得到的农作物更加硕大健康,动物也更高产。
在曙光村人们凭着贡献积累点数,之后再用这些点数来换取生活必需品。有一些对外的售卖的有机食品价格也只是一般游客中心的五折到七折,在其他地方有机是一个昂贵的概念,而在这里成为了大家努力维护的一种生活方式。即使没有钱的人来到这里也绝对不会挨饿,在这里用餐是大家自由乐捐的,如果积极参与村里的公共服务则能够获得更多的点数积累。
曙光村的房子都是居民自建的,由于大家来自不同国家,所以建筑风格有着不同的地方特色,加上村里几位建筑师的协助,来参观时就像进入了万国建筑博览会。在创办之初,由于土地很贫瘠,种树和处理好水源就成了当务之急。印度是一个多雨日晒强的地方,最初用茅草和红土建造的简单房子面临过很多问题,之后人们不断的总结经验,终于造出了现在看起来很炫酷的房子,不仅实用性更强,更多了艺术的美感。
因为创办人是一位艺术家,所以曙光村有很多书店,研究中心,画室,艺术工作坊和舞蹈教室。在这里学习才艺,不仅是有钱有闲人的专利,他们还帮助了很多失去家园的人们学会一技之长,并且通过自己的资源帮助当地人将那些由艺术家设计,当地人完成的手工艺术品远销到欧洲。这里的孩子也可以学习很多免费课程,包括艺术,音乐,舞蹈,绘画,历史,文学,还有生存技能以及道德思想。艺术家和义工们通过教育不仅传递了美和爱,还帮助许多家庭走出实际的困境,拥有了更好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