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丨盘门景端午情
我用我的心,静静的感受我走过的每一处风景,历史留给我们太多的奇迹,轻轻地翻开苏州二千五百年的历史。仰望蓝天白云,那么真切的传来历史沉稳的声音。
二千五百多年间,历经战乱,盘门仍在。此时此刻,端午时节,我站在城门之上,与盘门深情对视,仲夏的风吹着我,古城墙上的爬山虎一片接一片地青翠着。
盘门,一个斑驳的古老城墙,一些不知名的野草顺着额头的沟壑爬满了他沧桑的脸,斑斑泪痕诉说着古往今来,见证了多少尘世的悲欢离合,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手轻轻滑过栩栩如生的铜制狮面“门钹”,像似故人般的重逢与亲切,一种情愫在心里滋生。
伍子胥,苏州城的奠基者,苏州人民世受其惠,站在他高大的石像前,感叹他传奇而又悲惨的一生,不竟想起了他怀恨怒投钱塘,化作水神,才有了今天的钱塘潮。
盘门的美景呈现在眼前,正面就是闻名中外的瑞光塔,是三国时孙权为报母恩所建,为七级八面楼阁式佛塔。深远的飞檐角,檐角下悬铜铃,风轻轻一拂便会发生清脆的声音,思古之情幽幽而生。塔轮廓微呈曲线,显得清秀柔和,塔身底层镌有狮兽、人物、如意、流云,简练流畅,生动自然。
隐隐然,悠悠然,耳畔时或传来声声钟响。旋响旋止,复旋起旋落。低沉而雄浑,沉寂幽静,钟鼓楼掩映在万木丛中雾霭缭绕,不由得想起“夜半钟声”的诗句,历史的悠长在此被拉伸,绵延成岁月中永恒的宁静。
伍相祠前,传说中的伍子胥,只见手握宝剑,乌黑的胡须,真是气壮山河,威武大将。在东边的墙上有一幅画吸引力我,上写剑赠渔夫,赠剑者若是伍子胥的话,那他定于那普通的渔夫有什么交情的,喜欢这幅画就拍下来了,思绪仿佛进入到了春秋时期。
走进盘门水陆古城门,在下面远观城楼上高挂“水陆萦迴”的巨额牌匾,以及城墙四围迎风飘扬的吴国大旗,水陆城门并峙气势雄伟,城墙绿意盎然,满是植被,顺着斜坡走上城顶的平台,极目远眺,就能看到整个陆门、水门、瓮城面区和结构的全貌。
城墙两旁旌旗飘扬,似乎脑海里出现了春秋纷争的厮杀声,战鼓阵阵,这种声音从遥远的年代传来,盘门300米余米的古城墙,折射出的正是历史车轮的轨迹,昔日盛况不再,万幸的是战火并没有把盘门催灭,几经修葺,盘门保存下来,历史的见证。
一步步登上城墙,城墙上的垛口、射孔、炮洞、闸口、绞关石历历在目。当年,这里是吴越必争之地。金戈铁马的古战场消失了,留下的只是如画江山。英雄豪杰逝去了,留下的只是千古不灭的英灵。故园神游,华发早生!
古城墙上远眺,可以看到盘门的全景:小桥,流水,人家,古色生香,时光仿佛凝固了,活脱脱的一幅江南丹青。听低沉而浑厚的晨钟暮鼓,幽远,宁静,沉稳而古老。在这里岁月的尘沙已经剥离了心灵,时光悠悠无边际的漫延,唯有用清澈的眼过滤着尘世的纷繁与零乱。
微风吹来有种凭栏临风的感觉,观望着姑苏城,还有旁边的最高的单孔石拱桥,这些就是苏州的精华元素。北有长城,南有盘门,登上盘门古城墙也算是好汉了。石桥下的滔滔的古运河,湍急开阔,流淌着千百年来的思绪。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了一美妙图画,身临其境不信你不感叹,这就是姑苏城吗?这就是天堂吧!
天是那么的蓝,或许那是离天堂最近,“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我不知道这是两千五百年前飘来的云,还是今天的云。只是不管是何时的云。都是历史流逝的见证,只要怀着慈悲的心清纯的眼去看,万物都有静寂的美和流动的灵性。
历史是无数人参与的故事。只不过,今天回望时,多数人与事都已渺不可见。然而,那些古旧建筑终有惊人威力,让我们重见往昔悲欢。
昔日之沧桑,今朝之繁荣,均照见了历史。盘门,在漫长的岁月中已成为一个史鉴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