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金立全手工紫砂窑变艺术作品《行云》
关于器物的审美,我们习惯了从具体造型、装饰等形象层面来进行表达,而以柴烧还原烧并实现窑变的器物,则独有一种我行我素般的气场,它将泥料本质的美感单独抽出来呈现,真正实现从审美约束到自由的一个突破。
中国的制瓷史已经有数千年,经过历代传承与发展,使得人们对陶瓷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柴烧是一种古老的烧制方法,木材是烧窑最主要的燃料,烧制陶器时罩住胎体,将木灰与火隔离开,避免与之直接接触,最终在胎体上形成落灰或火行痕迹,形成独特的“窑变”效果,被古人称为“瑕”。
在古代,所谓“窑变”,自然发生于“窑”里。在宜兴紫砂陶产区,龙窑,成为了紫砂“窑变”最原生的见证者。
宜兴市丁蜀镇前墅龙窑龙窑是指在古代以柴草、松枝烧制陶瓷的龙形土窑。中国目前还在使用中的古龙窑仅存三座,位于今天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牛角山上的前墅古龙窑就是其中之一,它是迄今为止已有近千年历史的一座活窑。
孙金立《行云》岁月流转至今,在现代制陶、烧制技术极为先进的条件下,与传统柴烧所不同的“烧制观”和“审美观”也在逐渐形成。孙金立经过多年探索创新和实践尝试,掌握了集合传统与现代的柴烧还原烧窑变技法,从而使作品独显气质,每创作一把柴烧壶,都仿佛是实现了一场泥与火天时地利的约定。
现代柴烧技法所追求的是木灰烬与土的自然结合,它的特点是使得木材燃烧所产生的灰烬和火焰直接窜入窑内,与一般的漂亮釉水不同,窑内的落灰自然依附在坯体之上,在高温烤制下形成温泽光润、层次丰富的自然灰釉;熔化或未熔化的木灰,又在其表面形成平滑或粗糙的质感,及各种颜色的变化,这种火行痕迹,自然而无粉饰之气,不会重复且很难预期它烧窑的成果,因而“窑变”紫砂壶,每一把都是独一无二的骄子。
孙金立《行云》局部 孙金立《行云》局部整把壶外形简洁大方,为装饰表现提供了空间。壶身呈现朵朵翻卷的祥云,在祥云之中,龙的身形隐约可见,龙鳞片片,栩栩如生,好似于云海翻腾,若隐若现,极具动态,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意境。
壶身纹饰,亦真亦幻,有写实有写意,经由窑火的幻化,色彩变化自然,肌理表现彰显个性之审美,奇景异兽,空灵生动。茶水浸润,又可生七彩变化,手掌摩挲,精华润泽,温暖如玉。此作品立意新颖,肌理效果独特,呈现的是一种新的紫砂艺术效果。精湛的手工艺与古老的烧窑技术相融合,表达作者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思想,给传统的紫砂艺术增加了新的视觉享受。
孙金立《行云》
柴烧与窑变入紫砂壶,可谓是一种不破不立的紫砂观,其作品更具返璞归真的本质,而独到的还原烧,不仅成全了它的命运蜕变,也将审美的基因,灌输到了它的血液里。柴烧还原烧窑变也成全了创作者在思维格局、审美维度等方面的突破,还原了我们对朴素、真实和趣味的追求心境。
作者:孙金立SUN JINLI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江苏宜兴人
2016年结业于清华大学人文陶瓷高级研修班。
赵春玉紫玉传静夜,砂艺自芬芳
2020.6.29赵春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