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题整理:假如公子扶苏接任秦始皇的位置,秦朝能逃脱短命的命运吗?
论人员班底
扶苏如果没死,会有一系列的反应。
首先蒙氏家族不会消失,那么王离就不可能掌权,赵高也不可能指鹿为马。
赵高扶持胡亥,只是想掌控大权而已。
否则胡亥后来不会被赵高除掉。
如果李斯没有和赵高合谋,而是另立扶苏。
那么李斯就可以和蒙毅等大臣继续打理朝政。
没有赵高的祸祸,秦朝班底也不会倒得那么快。
![](https://img.haomeiwen.com/i5241503/b38bd591cb6160be.jpg)
蒙恬死后,只有章邯扛得住,还被赵高整走了。
如果扶苏没死,蒙氏家族就能和章邯等被排挤的将领一起顶住项羽的压力。
大秦帝国不会倒塌的如此迅速。
——————本文纯属简书作者为she着迷原创,禁止搬运,抄袭必究—————
论始皇留下的祸害
1.设郡县,不绝六国贵族
始皇统一后,采纳李斯建议,改分封为郡县。
没了分封,贵族利益受损,肯定会闹事。
然而始皇心大,还留下大批刘国贵族遗民,后患无穷。
其实对于皇权来说,郡县制绝对是先进的。
但始皇一是称帝时间短、二是没对六国遗民下狠心。
如此一来,短时间内,郡县得不到执行,各地贵族又想着造反。
要解决这个矛盾,扶苏肯定要打杀一批,重新分封一批,郡县只能留给子孙后代解决。
![](https://img.haomeiwen.com/i5241503/104048e252d437f9.jpg)
2.北驱匈奴,南征百越,帝国空虚
内部并没有得到绝对的安稳,始皇帝就开始将秦国百战之师投入南北边境。
和周代伐商何其类似,帝国内部兵力空虚。
而这两支军队的下落如何呢?
赵佗带着号称五十万的大军,在百越住下了,直到汉朝才归顺。
蒙恬带的人,一部分留在边关,一部分人被王离带着送了命。
若扶苏称帝,他手里有蒙恬这张王牌。
只要不被赵高夺权,凭着蒙氏和章邯,是有足够的时间调赵佗回来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5241503/a0ed8f71572dd24c.jpg)
3.修皇陵,筑长城,大肆耗费民力
皇陵是每个皇帝登基开始都会准备的大工程。
但与此同时执行的还有阿房宫、全国统一的车马道以及长城等等大工程。
这一点来看,很多后代皇帝都有类似的决策错误。
但他们都有前代根基挥霍,始皇是没有的。这才激起了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扶苏称帝,若要平民怨,必须逐步暂停徭役。
使百姓耕其田,减少被造反派裹挟的流民数量。
![](https://img.haomeiwen.com/i5241503/5a6b368cb7337e94.jpg)
扶苏能否重定天下
难在何处
扶苏的处境和明末崇祯有点像,留在他手里的是个烂摊子。
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六国贵族蠢蠢欲动。
但农民起义还不是最致命的,因为胡亥登基后,即使那么瞎搞,农民起义还是败了。
六国贵族也被章邯追着跑。
关键是以楚为代表的项式集团与草根的刘邦集团。
这两个领头羊不打掉,其余贵族势力还会卷土重来。
刘邦一介亭长,为何能拉起六十万联军和项羽对抗?
就是因为这些贵族贼心不死,祸乱一方。
![](https://img.haomeiwen.com/i5241503/da14d27ac4fe2816.jpg)
如果蒙恬和章邯联合,破项羽于巨鹿。
秦朝关中不可能迅速沦陷。
关中没有沦陷,天下也不会大乱。
当年“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合纵联军堵在函谷关,最后无疾而终。
只要秦朝稳住项羽的攻势,扶苏便能坐关中而镇天下。
这个时候,被起义军拥立的楚怀王,其身份便名不正言不顺了。
秦朝之下,秦帝才是天下正统。
而闻讯归附的起义军势力,也会因此大大减少。
![](https://img.haomeiwen.com/i5241503/fc67870d98622ce6.jpg)
这个时候刘邦就难受了。
因为刘邦是趁着项羽破章邯、王离于巨鹿的时候,挥军避开秦军,直扑咸阳的。
没有项羽的大胜,他如何敢去抢关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5241503/f6d803a1eaae032a.jpg)
后续发展
在没有迅速灭掉秦军的情况下。
项羽或兵败被杀,或卷土重来。、
只要起义军进攻的势头被阻,关中不被攻破,秦帝仍在中央。
各起义势力定会发生内乱,起义势力会在内乱中被大肆消耗。
后期发力的刘邦团队要么和项羽再次合作,要么提前开始在项羽兵败的时候,争夺起义军首领权。
蒙恬、章邯、赵佗三部便可作壁上观,相机而动。
秦朝仍有可能避免二代而亡的惨剧。
——————本文纯属简书作者为she着迷原创,禁止搬运,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