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自留地历史故事里的事简友广场

晁错(四)

2025-03-16  本文已影响0人  lucia123

汉景帝杀晁错,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七国之乱,让汉景帝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叛军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口号,来势汹汹。

在这种情况下,景帝如果不采取措施平息叛军的怒火,将会引发更大的危机,甚至可能危及自己的皇位。

袁盎等人提出的诛杀晁错以换取叛军退兵的建议,景帝也天真地认为,只要杀了晁错,叛军就会失去起兵的借口。

这种想法在今天看来,无疑过于幼稚。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或许是一个暂时缓解危机的办法。

《汉武大帝》中还忽略了一个历史事实,就是七国刚叛乱时,晁错曾建议让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

有人认为是他这一提议激怒了汉景帝,景帝认为他想总揽朝政,将自己置于危险中,这才下定决心杀了他。

但事实上,当时如果汉景帝不亲征的话,可能已经调不动军队了。

当年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时,内用功臣,外封同姓王,大汉朝庭实际形成了皇帝、功臣和诸侯的三脚架。

晁错属于文官集团,不在这个权力范围之内,他加紧削藩,其实是文官集团想要执政掌权。

所以晁错不仅惹恼了诸侯,也惹恼了功臣。而功臣把持着大汉的军队,当时周亚夫的大军迟迟不开动,就是在逼汉景帝给个说法。

景帝发现,如果不杀死晁错,自己将无人可用,所以才把晁错骗到刑场杀死。

有人会问,汉景帝杀死晁错后,发现七国根本没有退兵的意思,是否会感到后悔?

我认为,作为一个将帝王心术玩得麻溜的皇帝,景帝在杀晁错前,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我们来看杀晁错有什么好处?一是可以拉拢军功集团,为自己卖命;二是可以平息诸侯愤怒,迫使其臣服。

退一步讲,如果杀死晁错后,诸侯们依然执意要打一仗,但景帝至少已经争取到了民心,得到了舆论的支持,可以打一场正义之战了。

景帝不可能小肚鸡肠,因为晁错提议他带兵出征就杀死晁错,但他需要晁错的牺牲,来换取国家的利益。

所以他不会后悔,因为杀晁错是值得的,哪怕是错杀,也达到了他的目的。

(来源:本人头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