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数学学习的第一个领域竟然是……
幼儿数学学习的第一个领域,你猜是什么?
不是背诵数字1,2,3……
是集合!
为什么?
一:事物的名称就是一个集合。
孩子出生不久,有心的家人就会在他耳边反复念叨:
我们来换尿不湿;
这是奶瓶;
这是杯子;
这是狗狗;
这是猫咪;
这是妈妈的朋友;
这是爸爸的同事;
这是圆形;
这是三解形;
有心的你一定看到,这里的每个名词都代表着一个集合嘛!
二:集合是形成数系统的基础
很多人意识中,教孩子数学就是在孩子耳朵边念唱:1,2,3,4……然后带孩子数:1,2,3,4……
有多少个苹果?
有多少条狗?
回答这两个问题,孩子得先确定哪些是苹果,哪些是狗,再计数。这个确定过程就是分类形成集合的过程!
三、做正式的加法和减法之前,儿童需要学习关于集合的知识。也就是说,幼儿期反复操练集合的“分解”与“结合”有益于孩子小学的加减法学习。
小明有2个棒棒糖,爸爸下班时又给买了3个,吃掉了一个,小明还剩几个棒棒糖?这个一年级数学问题就是“棒棒糖”集合的结合和分解。
儿童的数学思维能力直接影响孩子一生的学习,也是很多家长、幼儿老师感觉无从下手的地方。
儿童的数学能力提升,最好的方式是家长、幼儿教师在日常陪伴中,发现、安排丰富的问题情境来引导他们建构自己的思考。因为,这种多脑区协作的学习方式,也就是学习数学概念的方式越多,越能帮助幼儿发展流动性的数学思维,为将来学习更复杂的数学做准备。这样的目标,是孩子日常生活、学习的长期积累结果,绝不是一张作业纸,目标强烈的几堂课外培训课能做到的。做到这一点,需要家长、幼儿教师们了解幼儿期需要发展的数学概念大框架。
这个大框架,我已经整理完毕,框架内容涵盖集合、数感、数数、数运算、模式、测量、数据分析、空间关系和图形九个领域,几乎涉及初等数学全部内容。家长、教师们学习了解后,更具一双慧眼,发现孩子们日常生活中,自然情境下讨论到的数学内容;更有慧心,有意识的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构建自己的数学思考。
2017年1月3日起,面向0-9岁家长、幼儿教师开设"建构儿童的数学思维”系列收费课程。
第一堂课“这是我的!”蕴含的数学概念,仅收费6元,于当晚8点30分开始,约40钟。
此次课的主要内容是:
了解幼儿数学学习的9大领域总框架
了解帮助孩子建构数学思维的基本教学(互动)策略。
“这是我的!”所蕴含的数学概念,日常生活中能帮助孩子建构此概念的活动有哪些?
我们园里提供给孩子们的相应学习资料。
这是每个家长、教师都需要了解的内容。长按下图中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加入课堂。元月3日,不见不散!
![](https://img.haomeiwen.com/i4154818/a0920de68c6070f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