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域的力量
如果有几点还可以让我眷恋教师这个职业,那必定是读书的快乐。我一直把自己定义为伪知识分子,之所以“伪”,是因为有事没事总喜欢拿本书,却并未读多少书。出门乘车的路上,包里总喜欢放本书,也许只会匆匆读那么几分钟,便抬头望着窗外沉思。但我喜欢这种感觉。去到陌生的地方,住不一定豪华但干净舒适的小房间,最好有一个阳台,可以坐下来,欣赏一下小镇的风景。当然,面前是少不了一杯茶、一本书。
有人说,生活是负重前行,像蜗牛背负着重重的壳。所以,走着走着,我们扔掉了孩时幼稚的幻想、伟大的理想,甚至连那勃发的勇气也渐渐丢掉了。我们称呼此为“成熟”。我们不再敢轻易去跟一个人结怨,不敢向颐指气使的领导据理力争。当我们想到自己的兴趣时,我们会摇头告诉自己,“现实点吧,这就是生活。”然后,唉声叹气、日复一日生活,直到年华老去。 生活的重压之下,我喜欢找寻一些别样的味道。周末的下午,一个人走在空旷的环线上,看天边的云,感受耳边的风。给许久未联系的朋友打个电话,没有任何目的地瞎聊,聊到哪里是哪里。清晨起床,静坐片刻,有道是“万物静观皆自得”。写几篇没有多少人阅读的文字,弹吉他哼首歌,洗洗衣服,整理一下房间……
有人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感觉身上的力量在一点点流失。是的,如果你没有恋人、没有优越的家境、没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你如何能拥有力量?但是,当你拥有了恋人,拥有了体面的学历、证书和工作,你便能拥有生命的力量吗?我看未必。社会上小有成就然而空虚抑郁不开心的例子还少吗?那时候,如何去寻找力量?有人的答案很简答,去继续追求更多的恋人、事业的更高成就,财富的更高积累。殊不知,这只是一条奔往幸福的不归路而已。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感觉自己的力量在流失。其实,不仅仅是因为外在的对比,更在于对我们自己内心经营的忽视。我们渴望发现外在的宝藏,却忘记了我们本身便是一座价值连城的矿藏。不妨多给自己的心灵一些空间,读几本书,培养点纯粹的小爱好,只为实现像周国平说的“内在的整合”。
我为我的不懂经营而羞愧,又为自己并未忘记心域的力量而欣慰。生活不是百米冲刺,不需要与他人比速度,我们只需要在自己的道路上坚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