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信仰

2017-04-30  本文已影响0人  Mapa_en_blanco

在肯德基解读圣经的两位

曾几何时,我说过科学就是我的信仰。

虽然现在也是如此,但我想这个信仰,远不足宗教那样稳固而有力。

“科学来源于怀疑,而宗教来源于相信。”不记得在哪里看见这句话。

明明都被称之为“信仰”,一个显得合理但残忍,另一个则更加梦幻且温馨。

“信教的人都很蠢···但很幸福,我很羡慕他们。”这种思想,暂时不会改变吧;毕竟哲学这种东西,无法证明,也无法证伪。

就像是护犊的家长,一旦相信了什么,其他与其对立的观点,都会显得那样摇摇欲坠,诪张为幻。

已经没有办法再去相信别的什么了。

突然觉得,现代都市人变得那样脆弱,会不会与科学成为主流信仰有关?

当一切都看似变得那样合理,那样有规律可循,稍许的变化,就可以让自作聪明的现代人们崩溃。人类何德何能,试图寻找社会的规律。如果说大脑是地球的最高造物,那么由70亿大脑组成的社会,就是最高之上最高了。

太过于相信科学 ,恐怕只会作茧自缚吧。

如今网络上数不胜数的各种文章,帖子,比如《社交高情商指南》、《职场处事技巧》之流,就是这样,试图用一些归类的科学方式,让大家获取不错的体验。

本心不错,也确实管用。但这样的生活,真的不累吗?

把一切交给上帝,或许是个更好的选择?

打出了一句自己都想不到的话,嘴角一扬,苦笑着软弱的自己,继续在午夜书写着这些自我满足的文字。

自己的信仰到底应该是什么呢?宗教,是不可能去追逐的;科学,又显得那样残忍,折磨着这样犹豫的我。

“人为什么要活下去 ,人就是为了思考这个问题而活下去!”

其实这个问题没有意义,所以就这样继续糊涂地活下去吧。

今天被潘思芃邀请出来做毕设,她应该也是截止将近,亡羊补牢吧。有点利用我的意思?但既然被邀请了,就这样继续自我满足下去吧。

上午在一教小聊了一会儿,晚上下雅思课回来,相约继续 。

1906因为五一假期而不营业,无奈,我们只能去肯德基。

姑且算把她的进度又往前退了一点,预期中的成就感也随之而来,但几乎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满足些什么···

大概在8点左右,饭点渐过,客人变得稀疏起来,餐厅也变得稍加安静。

这是,我听见后面有两位在讨论《圣经》;准确的说,是一位再给另外一位讲解圣经。

借着几次起身的机会,小窥一眼,两位都很年轻,在讲解的那位显得稍微老成一些,但也只是气息上的,外表还是明显的青壮年。

原谅我对宗教的偏见,但我的眼中俨然将他们的外貌列入了“骗子”一类,总感觉外套又脏又油,全身都是风格艳俗的廉价仿制品——当然 ,这都是透过“信仰滤镜”看到的。

这完完全全是我的成见,已经没法理智地描写他们的外貌了。可能他们完全没有我想的感觉。

“这段是耶和华说的。”一遍这样温婉地说着,就像电影里的神甫那样,充满了慈爱?

“哦,所以说耶和华···”另一位很认真的听着,积极地响应、讨论着。

很明显的传教的味道,两位也算是虔诚,能一直不分心地解读圣经。

老实说,还是很羡慕他们的。

我们总是喜欢把某个业内的经典书籍称之为《某某圣经》,但仔细回想,我绝对没有耐心与毅力,去这样深入的解读某一本专业相关的书籍。

是因为缺乏信仰么?

“最关键的,是你要知道自己以后想过怎样的生活!”寒假时,这样被父辈教训了。

我到底想过怎样的生活呢?

不知道,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知道,不知道···

或许真的是时候去寻找自我了。

去寻找自己真正值得信仰的东西!

打算周一出发,正视自己一次,背水一战!

也许最后的结果,会像《蜂蜜四叶草》里竹本一样,“空手而回”,但总比坐在这里叹气要好。

也许最后会延毕,会影响到一生,但已经无所谓了。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结果,我想强行毕业以后,只会越来越难受。

“自己,到底要什么样的生活?”

出发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