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一个班的纪律,班长究竟需要做到什么程度?
班主任反映最近身为班长的孩子,工作做得不太好,没有尽到做班长的职责,去自觉维护班上的纪律。
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好的,那我们跟孩子说一下,让她去多配合老师的工作。
然后停下来想一想,没有自觉去维护班上的纪律,就涉及很多方面的因素了。
第一,孩子是否明确知道班长要做什么,在什么界限上需要管,哪些可以放手。
我觉得这是需要明示的职责,不仅作为班长的孩子需要知道,班上的所有孩子都应该了解。这样对班长开展工作和让其他孩子班干支持班长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明确职责后,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老师也会轻松很多。
第二,人性决定,当不知道边界在哪里的时候,很多人会不敢放手去做,生怕好心办坏事。这也是老公归结为胆量问题。其实也是上面边界明确的问题,当知道这些范围是自己该做的,允许的,我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去管的,那么,自然就会勇敢站出来,不怕别人质疑也不惧怕做错事。
第三,一个班的纪律,不是仅靠班长。这是一个班所有人,包括孩子和老师共同的责任。
孩子曾反映过,几乎每上一节课,班主任都会拿十几分钟来讲纪律,但是收效甚微,孩子们也对这种板着脸说纪律越来越反感。
感觉好,才能做得好。对于孩子更是这样,成功是成功之母,人都是需要夸奖需要鼓励的,孩子越感觉到有成就感,就越表现得好。
一个方法一直用都没有效果,就要反思一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苦口婆心的说道理,是没什么用的。
第四,孩子的参与感很重要。既然纪律跟一个班上的所有人有关,那么这就不是班长配合老师就能解决的问题了。
老师的焦虑,我们已经感觉到了。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要所有人,包括孩子和老师,一起来面对。
比如说把问题摊出来,让大家脑洞一下应该怎样改善,然后把想到的办法试行一周,有效的措施继续执行,效果不好的,没有解决到问题的,就继续一起寻找解决办法。
这样孩子们就会意识到,老师对自己的尊重,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很重要的一份子,慢慢就有集体荣誉感了,我相信所谓的纪律问题肯定就慢慢不成问题了。
说到底,每一件我们觉得是问题的事情,都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跳出固有的思考方式,多方面去尝试,无疑能导向不一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