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婚姻育儿

你家娃不爱生物“硬知识”?那你不妨给他找个好老师!

2018-12-02  本文已影响8人  说书人熊二娘

这几天,母校武汉大学125周年校庆,让我想起武大当年的“四大名嘴”。我曾经选修过“四大名嘴”之一哲学系赵林教授的课程。他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把原本有些枯燥的哲学讲得妙趣横生。

人们都说“大学之大,不在学校,而在大师”。其实,不仅仅是大学老师重要,孩子刚开始读书的老师也很重要。好的老师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延展人生的可能性。

读了这本小象科学课《走近地球上的神奇动物》,我觉得生物真的太有意思了。这本书就像是一个循循善诱的生物学老师,让我们走近动物。

这本《走近地球上的神奇生物》是在象爸象妈的自媒体平台上的有声作品基础上产生的。全书向孩子们讲述了三个不同大陆板块上的共计18个动物。孩子们读起来肯定会觉得妙趣横生。

亮点一:启发式授课方式。

苏格拉底和孔子是怎么教授学生的?他们绝对不是坐在那里长篇累牍的讲解知识,而更侧重于以互动的方式和学生们探讨问题。

这本《走近地球上的神奇动物》深得苏格拉底和孔子的精髓。我们就拿第一个所讲的动物老虎来说,看看这本书怎样向孩子们讲述的。

No1 悬疑

老师问布克:有个动物人们常用威风凛凛来形容,到底是哪个动物呢?

这样的悬疑式问答能引起孩子的兴趣。

No2 对比

老师告诉布克然后属于猫科动物,引发了有关老虎和猫的对比。

相同之处:猫和老虎都喜欢藏在角落里,趁人不注意出来。
不同之处:猫很害怕水,可老虎并不害怕水。

孩子们可能都见过猫,但很少见过老虎,对比让孩子们更能清晰记住知识点。后续还有老虎和狗的比较。

No3 跨学科延伸

比如,在讲到现存的野生老虎大概只有2000—3000只左右。更容易激发孩子们对老虎的环境保护意识。

No4 记忆重复

对知识的掌握要有一个反复的过程。在课程结束后,这本书还精心设置了“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来复习,“你想到了什么”来延伸知识。

No5 思维导图

时下最流行的思维导图,也被用在这本书啦。

亮点二:广度和深度的有机结合。

我们知道,不同的大陆板块有不同的特点,因此也有着不同的生物形态。这本书从动物的多样性出发,按照不同的板块特征分析了不同的动物。

No1 广度

这本书讲述的动物各自属于不同的种类,有不同的特点。既有比较大的动物,比如说老虎、狮子等等;也有小朋友很感兴趣的比较特别的动物,比如说圣诞老人的好朋友驯鹿、天堂之鸟大极乐鸟等;还涵盖了一些比较危险可怕的动物绿巨蟒、尼罗鳄等。

No2 深度

我们还是以老虎为例。在短短的一课中,涵盖了老虎的习性、特点、生育情况、物种数量等大量信息,很多知识连我这个成年人都不知道。

·老虎属于猫科动物
·老虎一次生1—3只小老虎。
·老虎和狮子相比,重量更重;老虎独来独往,狮子群居狩猎。
·老虎爱水,每天可以游20多千米。
·野外生存的老虎只有2000——3000只。

《知识的错觉》告诉我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忌讳一知半解。我们只有如同海绵一样汲取更多的知识,才会少犯低级错误,知其然同时也知其所以然。

亮点三 有声读物配套

仔细看了一下“象爸象妈”公众号,发现这本书的相关有声读物赫然在列,其中关于老虎的讲述还有试听。不仅有书看,还有名师课程辅助,孩子们可以了解的更深刻。

不过,从亲自阅读的角度,作为父母我们不妨自己与孩子共读这本书。毕竟,“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不管我们如何堂而皇之认为我们处于“生物链”的最上端,可能事实并非如此。只有更好的认知动物,进而认知世界,我们才能与生态环境融为一体。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