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努力,成绩死的越惨—家长们一定要转给孩子看
越努力,成绩死的越惨—家长们一定要转给孩子看
“只要努力,我一定能提升我的分数,也一定能得到我想要的成绩。”
很多学生被这句话所感动,勤勤勉勉努力做题,不知比别人多付出了多少精力,甚至连病了也硬撑着。
有学生问我:自己努努力力学习了一学期,好像成绩没什么增长。
别人成绩大步前进,自己原地打转,甚至还开始滑坡。
陷入一种越努力越不行的怪圈。
是努力错了吗?不是,任何时候努力都没错。只不过你的努力没有得到最好的效果。
此刻,你需要思考:什么时候,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最大的收获?如果你不会思考,请努力看一下这篇文章。
你会知道答案的。
01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斯
期末考试结束后,有一个学生找我聊天。
他告诉我:期末考试前,自己学习特努力,每天进班特早,到教室就静下心来学习,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就更不用说了,但成绩却不进反退。
很是困惑迷茫,是自己的努力错了吗?
这个学生的努力,我是看在眼里的,很令我感动。
每次考完试或批改完作业,老师都会要求学生写“错题本”。
总有几个“努力”的学生,那字迹、那排版,像练字一样工整,还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着着重标记,真漂亮。
但是,错题本一合,几乎不会再翻开第二遍,直到老师提醒才想起来。里面的很多错题,就没有弄懂。
下一次考试,错过的题目还是会出错。
如果每次只是抄错题,不加以分析,就是机械的流水线劳动。
你的大脑,始终处于停滞状态。
学习中,你有多努力、多拼,这不是你的成绩所需要的。
你最终的收获,实际产出的结果,才是你学习进步的关键。
越努力,成绩死的越惨—家长们一定要转给孩子看就像我们去商场买东西,只在乎衣服质量的好坏和舒适,做衣服的过程多艰辛、多努力,和咱一毛钱关系没有。
爱因斯坦讲过一个故事:
如果给我1个小时,去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先花55分钟弄清楚这道题在问什么。
一旦弄清楚了它的本质,剩下的5分钟足够解决这个问题。
我也一直告诫学生:拿到一道题不是抬笔就做,而是先搞清楚要得到什么,然后再去依据题干分析计算。
现实是,很多学生看到题就是两眼一抹黑,根本不知道从哪下笔。
因为他们面对题根本不知道要干嘛,无头苍蝇一般。
目标很重要,只有在最高效的环节发力,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努力很重要,但有目标的努力更重要。
02
小二(我送的小名)是我大学一同学,很好的哥们和室友。
他刚进大学时,就在宿舍声称:大学不挂科、不逃课、不恋爱、不通宵,就不叫大学生活。因此,从大一开始,他就在践行自己的誓言。
大一,就开始去网吧玩游戏通宵。
课余时间,开始了自己的恋爱生活,经常和女朋友出去玩。
上课呢,更是时不时见不到人,甚至被点名发现逃课。有时走到半路发现上课铃声已经响了,扭头就回宿舍睡觉了。
但是,小二却是每学年奖学金的收割者,成绩优异。
不了解的人,可能很不爽他,觉着苍天不公。但是,如果你走近小二,就会觉得:这是他该得的。
远观,小二确实在学习上不务正业,吊儿郎当。但近看,他在学习上很自律、很努力的。
课堂上,只要他去上的课,都认认真真的记笔记,知识也归纳总结的很条理,课后的作业从来都是独立完成。
他逃得课,要么是不感兴趣,无关紧要的,要么是自己心里有底,即使逃了,也不会影响其学习。万一因为一些事情逃课了,课后他也会在图书馆认真补习落下的知识。
晚上,他也经常去图书馆,尤其是考前一个月,早出晚归,下面是他的考前复习安排:
上午:
7:30--8:30 马哲
8:40--9:40 物理化学
9:50--10:20 文学书籍放松
10:30--11:30 基础化学
中午:
11:30--12:30 吃饭
12:40--13:40 休息
下午:
14:00--15:00 有机化学
15:10--17:10 高等数学
17:20--18:00 分析化学
18:00--19:00 吃饭+散步
晚上:
19:00--20:00 物理化学
20:10--21:30 分析化学
21:30--- 打道回府休息
看了之后,我们就该明白:为什么他能拿奖学金了?
自律、正确的努力。
越努力,成绩死的越惨—家长们一定要转给孩子看我们都知道:大学最怕的就是假努力。
每天去图书馆拍张照,晒个照片,然后扣手机睡觉,或者就跑出去玩了,晚上收拾完书回宿舍,还在舍友面前显示自己今天泡了一天的图书馆。
学期结束后,就抱怨:为啥我上的课比他多,泡的图书馆比他久,结果却天不遂人愿。其实,到底如何,自己心里还没个底。
有时候我们的努力,只不过是自导自演自嗨了罢。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假努力者,每天表面努力着,私下抱怨着,却不愿停下来思考。
努力,是达成目标的必要前提,但并不是说,只要努力就能达成目标。
假努力,不正确的努力,方向错了,越努力,死的会越惨。
天道酬勤,做到自律、正确的努力,才能能收获成功。
03
知乎上有个提问:努力工作的员工会让老板感动吗?
高赞答案很精辟。
“作为老板,我当然可以被你感动,只要你不用我为这份感动买单。”
感动老板没有多大用处,关键在于你的核心价值。
你价值的高低才决定了老板是否“买”你。
越努力,成绩死的越惨—家长们一定要转给孩子看工作如此,我们考大学亦如此……
你分数的高低才决定了大学是否“要”你。
十几年如一日,寒窗苦读,一朝功成与否,全在那两日的考场。
你学习的过程多努力,感动同学、感动老师、感动父母,没用。
分数才是打开大学门的钥匙。
我们需要努力,但我们更需要会努力。
身处信息时代,新鲜的事物层出不穷,新的知识不断产生,很多人工都开始被智能机器取代。
之前一位30岁的收费站大姐被辞退,大哭自己什么也不会只会收费。
若你没有强大的学习能力,永远得不到进步。
越努力,成绩死的越惨—家长们一定要转给孩子看《超级演说家》冠军刘媛媛说:
没有资金,没有好的家庭背景,没有人脉,学习能力就是你唯一的武器,也是你最强大的武器。
你可以起点比别人低,可以起跑比别人晚,但是你学的快,所以你可以逆袭。
逆袭从来不是一个励志故事,而是方法的结晶。
如果没有方法,就会瞎勤奋,就会坚持不住。
通往目标的路径越模糊,你就会越懒散。
你一定要在起点和目标之间策划一条最快捷的路线,知道自己现在在哪一步,下一步该怎么走才能成功。
04
龙应台给孩子的一封信中写到: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我要你跟别人比,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
可以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
成就感和尊严,会给你快乐。
读书一定要有目标、梦想,指引你前进的方向。
越努力,成绩死的越惨—家长们一定要转给孩子看有人说:这个世界是懒人创造的,而不是努力的人创造的。
人们不想洗衣服,于是就发明了洗衣机。人们懒得走路,于是就制造了马车、自行车、汽车和火车。
做的更少,效率却更高。因为他们的目标更明确、具体,跳一跳就看得到。
小时候,老师经常在课堂上问我们,你将来想做什么?
很多小朋友兴致勃勃的回家:科学家、医生、航天员、数学家……
20年后自己真的实现了儿时的梦想吗?又有几人还记得自己当时在班上夸下的海口、吹过的牛呢!
越努力,成绩死的越惨—家长们一定要转给孩子看高中生有一个更普遍的现象。
从高一开始,班主任就让大家定一个目标,自己想上的大学。
大部分学生的目标应该是这样:
高一:985名校;
高二:211名校;
高三:考个普通一本就OK;
高考后:能报个二本学校就不错。
为什么呢?
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下,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失去了曾经的意气风发,认可当初的幼稚。
其实,不然。
你只是没有清晰的认知自己,设的目标都是空中楼阁。
我们可以把刚刚的那个目标倒置来看:
高一:考个二本学校;
高二:考个普通一本;
高三:考个211名校;
高考后:试试报个985名校。
高一期末结束后发现自己的目标实现了,更有信心了;高二结束后发现自己的目标再次实现了,信心倍增;等到高三,对自己越来越自信,成绩自然就越来越优秀,最终竟然得偿所愿。
学习中,很多学生最欠缺的就是对自己认知和定位。
认清自我,摆正自己,树一个跳一跳即可触摸到的目标,你就能愈来愈自信,越来越优秀。
05
很多时候我们想学的东西太多,真正能坚持下去的太少。
看别人在背单词,我也赶快去背;见别人在演数学难题,我也赶快去做;又听别人要去报什么辅导班,随机就随着去了。
这样子下去,西瓜没捡到,芝麻也丢了。
正确的努力方法是:目标+自律+方法+成功。
数学应该是高中学习中至关重要的科目了,很多学生在这一课的学习上煞费苦心,报了各种辅导班,可成绩呢,没有任何起色。
因为你的解题思路一成不变,拿到一道数学题,无头绪,我想这是大部分学生所处的境况。
越努力,成绩死的越惨—家长们一定要转给孩子看举一个例子:
一圆经过A(4,2)B(-1,3)两点,且在两个坐标轴上的四个截距之和为2,求此圆的方程。
这是一道根据题干条件求圆的方程的习题:
第一步:我们需要知道目的是求解圆的方程;
第二步:圆的方程有哪几个,列举出来,每个方程需要哪些数据可以解出;
第三步:重新读题,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得出哪些数据;
第四步:利用第三步的数据,选择第二步的恰当的方程,即可得出答案。
有了目标,列出几种方法,从中选出最恰当的方法。
因此,学习需要的是正确的努力。
目标是否明确,是实现成功的关键点。
面对自己的成绩,首先要分析自己的薄弱点,找到自己成绩提分点,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
自律,是形成学习习惯的关键点。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帮着你轻松提升学习。
方法,是收获成功的核心点。形成了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就如同乘了高铁,成绩一日千里。
越努力,成绩死的越惨—家长们一定要转给孩子看努力是否正确,是成功与否的分水岭。真正的进步是水到渠成、厚积薄发式精进。
卡尔维诺说:
“这些年我一直提醒自己一件事情,千万不要自己感动自己,要做正确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