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小册(不定时更新,但不代表不更新)读书成长励志

如果你认为你的心理不健康

2019-04-20  本文已影响6人  白胡子丫头

如果你认为你的心理不健康,你认为自己需要更专业的心理引导去促进心理健康,那引导你的人是否健康你也无从知晓。

如果你要心理健康,不如说希望心理舒畅,那么,信任是最基本的,对于任何想要“治疗”你的人,即使有时你只是心情低落。

如果你认为你的心理不健康

往往人们对既定的事实不接受过多的反驳。你的心理不健康或许只是因为这一次努力又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失败的确会带来心理的痛苦,这份痛苦是因为纠结失败所以失眠,这份痛苦是因为纠结失败所以胃口不好,这份痛苦是因为纠结失败所以头痛。

但一味地认为这些痛苦是不健康的表现,那自查则是有必要的。痛苦是因为在你纠结于失败的时候你忘记了你的荣耀,一次的跌倒是让你知道人不会一直保持荣耀,人若不经历一次跌倒,再遇见更重的跌倒时人怎能更好地应对。

人的心理很脆弱,很容易就受到伤害,但接受并正视生活中的不易,心理的抗病能力就会增强。

如果你认为你的心理不健康

另外,人们甚至有时对于不一样的呼声也是嗤之以鼻,因为认为专业就是权威,但那专业的知识都是咀嚼过无数次的精神食粮,留给专业外的人是简略不能再简略的“公式”。

人没有意识的去自查,过度地依赖于专业的指引,身体的检查可以有机器,心理的检查多半是人为,脑部组织的不正常可以导致精神疾病,但脑部正常也能导致精神疾病。

在这里,疾病的定义是疾病最终会导致死亡,脑部正常也能导致精神死亡。机器不能随时跟着检测心理,但人体本身就是随时检测心理的机器。

心理与器官的联系是紧密的,但在器官不生病的情况下,心理和器官的联系是微弱的。多数疾病发生在人,多数疾病由人产生,所有的不健康的承载体就只有人体。你就是健康与否的最初源头。

专业知识不接受反驳,直到出现比它更专业有效的知识,有时这种专业有效的知识就来源于生活,它不专属于治病救人的职业,它纯粹简单,它就是你自己。

你生病了,而比医生更了解病情的就是生病的你。但这里的生病仅指心理。有时你不是病了,而是专业的指引达不到你内心健康的标准时,你开始质疑,甚至对现有的指引产生了不信任。

那么,请不要认为只有专业的医学才可以救你,请不要拒绝你生活中的正能量和乐观的人,特别是爱你的人。

多数获得很多认可的书是鼓励人们乐观,多数成功的人能够继续成功是因为向往阳光的生活。

选择一个阳光的环境,自己也会阳光。

如果你认为你的心理不健康

我学医后,更加知道了生命的沉重。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心理是那个时时刻刻伴人左右,影响人健康但不被注重且很难时刻保持关注的因素。没有身体上的疾病,但心理状况的好坏也会导致活着或死亡的选择。

心理不健康可以致病,正常的医者也不一定完全健康,身体可以自查,心理就不那么容易。

各类心理书只是引导,而各类心理书一直致力的引导方向是让人选择继续活着。完美的心理状态尚未得到具体的描述,因为人心是多变的。

如果你认为你的心理不健康,你也要知道,生活中不可能每天都是欢笑着,因为有时候伤心可以让自己走得更远,失落可以让自己冷静,一帆风顺的生活不会一直有,但“一帆风顺”的心理你可以创造。

只有让人保持没有沉重的心理,那便是好的引导。

如果你认为你的心理不健康

对于治病救人的行业,把心理和身体结合,学习联系心理健康,不是为了解决医患关系,处理医闹不是治病,那叫解决麻烦。

治病是单方面的,治病是医生对于病人,而心理健康是双方的,没有医生和病人。一味地用专业的知识去劝导,有时对方只是需要愤怒的宣泄,而劝导关上了那道门。

多数的宣泄都要比一次的爆发来得轻巧,一次的爆发是多数宣泄的被压抑。

如果你认为你的心理不健康

这是前几天出现的又一件令人惋惜的事实。为什么只截取了一个标题,因为既定的事实总是按照新媒体的定义:抓住热点,既而成为了多数媒体构文的素材,而事实真相永远随着当事人的离去而消失,剩下的都是活着的人的臆想。

如果你认为你的心理不健康

不能自查心理,是人们的盲点,医院里指导的促使心理健康的方式,也应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而进行调整,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快乐的引导,有时对方或许只是需要愤怒的宣泄,而你一味的劝导,的确把这道门给关上了。

活着有什么好?它让你的心理反复锻炼,反复“抗病”,接受失败,接受成功,接受生活中会出现的五味陈杂。

而有一个道理也不会有错,你选择活着就可以有更多机会去纠正更多的事实和探寻你想要知道的疑惑,包括答疑你的心理“疾病”。

如果你认为你的心理不健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