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娃的春天

2017-09-26  本文已影响25人  朱古力的简书

上叶老师的时间管理课时,有一个印象是他讲小时候故事,本是一名大山里的农村放牛娃,日常活动是放牛,上村校,小学四年级才无意中受到鼓励开始好好读书。如今事业发展迅速,也不误旅行,还能影响很多人,让人惊叹。无独有偶,我自己的一名亲戚小时候也是放牛娃,从小他在家里的主要任务,就是照顾那几头牛,每天上学前,把牛带到山坡上吃草,放学后又将牛找到牵回家,农忙时停课回家帮忙干农活儿。这样的山村小学,教学质量可想而知,没有课外班。可是成年后他的发展还不错,初中毕业到大城市打工多年,现在开了公司做了老板,买了城里房子,虽说不是什么惊天伟业,但比一般大学生或白领的算是发展得不错,特别是对比他接受过的教育,高中都没读,性价比很高。

小时候没有受过优质教育没有课外班的放牛娃,长大以后却能成就一番或大或小的事业,能够安身立命,妥善照顾家人,一定是有什么地方做对了,到底会是什么因素呢?

从时间管理听到的一句话,“优秀是一种习惯”,我不妨就从习惯方面入手,来探讨一下,看看在教育质量极低的农村,都培养出了哪些好习惯。

第一个好习惯,一定是早起。典型的农村农活儿很多,比如播种,施肥,耕田,收割,放牛,割猪草,挑水,做饭等...中午太阳大,当年电也不普及,要在太阳下山前干完所有的活儿,都得早早起床,男的挑水,女的做饭,吃了早餐后出去田间地头做农活儿,长年如此以至成为习惯。

可叹的是,如今很多人对想改变自己,通常选择的第一个目标好习惯,就是早起,“早起等于自律”,早起等于多赚了时光,各种伟人起的如何早......其实多少年前人们就是这样,早起多平常的一件事儿,只是现代化大潮把人们原本已有的生活规律都冲散了,以至于如今要重新培养。

第二是睡的早,农村通电近一二十年才普及,以前没有电灯,天黑了只能靠蜡烛煤油灯,各种不方便,所以生活基本秉承着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规则,早起加早睡,顺天而行。这也是最近的时间管理所大力倡导的理念,朝五晚十。

电能充足这些年,在电灯的帮助下,人们睡得越来越晚。我们可以不受日落的限制,安排各种活动,看电视手机,却不觉陷入各种健康问题,比如熬夜伤的肝,伤的眼,失眠,大脑受损等等。

第三,勤劳的习惯。正如前面所讲,农村的活儿很多,所以农村人要想过得好,一定要勤劳,农村人最怕懒,一懒就什么活儿都出不了,春天不播种,秋天就没收成,会饿死人。俗语说,人勤地不懒。普遍得农村人比城里人勤劳,干活儿利索,也就是不拖沓。

第四,运动的习惯。农活儿无论耕田还是饲养,多半是体力活,而且以前机械化程度低,修个房子或挑个水,都得自己动手搬搬抬抬。到农忙时更是忙得四脚朝天。一天到晚接踵而至的体力活儿,使农民们养成了一种运动的习惯,虽然这些农活不全等于健身,但仍是体力劳动,让人练成了健壮的肌肤。这种长期锻炼,对人的意志和大脑都极为有益。

从以上可以看出,以前的农村环境,对人的成长和习惯养成其实是一种极佳的训练,很多书读得不多的农村人,在改革大潮席卷和社会迅速发展的环境下,现都衣食无忧,有一些更是发展得很不错,有了超过城市白领的财富积累,以至于有了土豪的称谓。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