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远也叫不醒不回你信息的人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给一个人发消息,结果等了好久都等不到对方的回应。
更可气的是,他在不回复你消息的同时,若无其事地发着朋友圈,默默地给别人点赞,欢腾地评论着他人的动态……
他完美地屏蔽掉了你的消息,并且懒得对你假装不在线,懒得对你屏蔽自己的动态,懒得和你解释为什么不搭理你……
不管你找他是不是急事,不管你是找他闲谈还是正事,反正他就是不回你的消息。
借用一句热门的话说就是:你永远也叫不醒不回你消息的人。
不回复就是一种明确的回复
远了怕生,近了怕烦,人和人的关系总是带着一种复杂的分寸感。
为什么对方不回消息?有时候我们百思不得其解。
是我们太过热情?还是我们做错了什么?
每一次对方不回消息,就会陷入自我怀疑之中,时常把最近的事情想了一圈,想了一遍又一遍,后来才发现:
一次两次聊天不回你的人,也许是太忙,也许是真的忘了。
三次四次,不回你消息的人,内心的潜台词也许就是“请勿打扰”。
而一个人经常不回复你消息,理由无非有三:
1. 你对他而言不重要
2. 你所发的消息本身对他不重要
3. 你和消息对他都不重要
对你的冷处理,恰恰印证了那句话:“不回复,就是一种最明确的回复。”
人和人的关系,看起来复杂,但其实一切都有迹可循。
那些给你冷脸的人,是在告诉你“捂不热的心,别强求”;
那些让你费力相处的人,是在告诉你“三观不同,不必强融”;
那些一次次不珍惜你的人,是在告诉你“远离消耗你的人”。
成年人的社交自带情商
鲁迅先生曾说: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其实除了那些“经常不回消息”的人,生活中还有太多“悲喜不相通的人”。
换一个角度看,当你的悲喜与他无关时,你的一切对于他人而言只是吵闹罢了。
和朋友聚餐,聊到了一件小事,感触很深。
春节轮到林子值班,有个项目资料出现了一点小问题需要用电脑修改,只是那两天恰巧她在老家,电脑坏了又找不到人修,想着就是几分钟就可以搞定的事情,林子就找同事帮忙。
没想到,找了所有人,不是不回复就是各自理由拒绝了帮忙,后来,她只能从老家花了半天时间回到县城找人修电脑,然后自己解决了问题。
讲完后,林子叹了口气说:
“其实是很小的事情,我知道我有些同事也都在家用电脑蛮方便,大家平时关系处得也不错,但是关键时刻没有一个人愿意帮你,其实真的挺难过的。”
平时关系都不错,关键时刻一个都不在,这种无助感也许大家都曾有过。
工作也好,合作也好,成年人的社交关系,就是这样泾渭分明。
明明熟悉,却又形同陌路,明明天天见面,却又彼此无关。
成年人的社交,都自带情商:
不主动,就是一种明确的拒绝;不理睬,就足以单方面宣告一段关系的结束。
没有太直白的拒绝,没有明明白白的撕破脸,有的是悄无声息地疏远和离开。
所以,千万别高估和任何一个人的感情。
越是在“生人社交”中,越要都独立的底气和能力。
需要自己做的事情,一定不要学会依赖,关键时刻,能拯救你的也只有你自己。
成年人的感情都很明显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越长大,社交圈越大,生活圈就越窄,感情圈更是小的可怜。
认识人越来越方便,交朋友越来越简单,可也越来越难以深交,越来越容易变得陌生而疏离。
就好像,同一个办公室,同一个租房,大家和和气气,有说有笑,出了这个圈子大家又各不相干。
就好像,有些人即使不删微信,也不是好友;有些人即使彼此熟悉,却也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就好像,你的圈子永远都只有固定的那么几个人:
遇到问题,你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永远是那几个人;
想聊天,想聚餐,想主动联络的,永远是那几个人;
愿意,交付真心,把对方的事情放在心上的,永远是那几个人。
看过这样一段话:
如果想念你,他会找;
如果在乎你,他会说;
如果喜欢你,他会真情流露;
如果这些都没发生,那么他就不劳你费心了。
成年人的感情,其实很明显。
不想和你相干的人,永远都可以做最熟悉的陌生人。
想留在你生命里的人,无论多远都能走进你的生命。
愿意共余生的人,无论经历多少时间,都愿意风一程,雪一程地一路相随。
用别人对你的态度去对人
生命来来往往,人和人之间就是一路遇见,一路失去,一路相伴,一路相离的过程。
聚散离合,缘来缘去,看上去都是无法预料的变数,但其实大部分的关系都是主动选择的结果。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去对待一个人,不妨记住一个原则:
用别人对你的态度去对待别人。
别讨好任何一份冷漠,也别冷落了任何一份热情。
把最多的笑脸,做多的时间,最好的情绪给那个最值得付出的人。
你的感情很贵,你的余生更贵,千万别消耗给不值得的人和事情。
从今以后,时刻记得提醒自己:
夕阳、朝霞、阳光、雨露,世界很美,要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一蔬一饭、一颦一笑,都要找舒服的人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