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花(芯)

2023-10-05  本文已影响0人  余果L

于某日外出,于红绿灯路口处的榕树下,一些本地大姐如常摆起了卖菜小摊。

所谓的小摊,就是取一个蛇皮袋,对折,然后平铺在水泥板上,再把一些蔬菜和与水果放置上面售卖。青菜、水果一般是三至五元一斤,像龙眼之类的价格较高一点,六七元一斤。平时售卖的果蔬一般就是橘子,桃子、小芥菜、南瓜苗、菜心、豆角、生姜等等。

我如往常般从一旁路过,侧面视线忽地被一堆红红的东西占据。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个深红色大而尖的芭蕉花。

芭蕉花是可以当做蔬菜来吃的,包括芭蕉芯,都是可以吃的。做法一样:把芭蕉花(芯)外面较老的两层剥掉,然后剁碎,倒进盆里,放盐,干搓。搓好之后,放水,浸泡,然后拿一双筷子在盆里,不停地往一个方向搅。如此,便把芭蕉丝给取出来了,此时,再用清洗一遍即可。煮的时候,把芭蕉芯(花)倒进锅里,放油盐调料,然后加水煮开,就可以吃了(也可以炒着吃)。

据我了解,广西的壮族人和四川人比较爱吃芭蕉芯(花),尤其是壮族人。在农村的大街上,经常看见有人售卖芭蕉芯。三四节一捆,每根芭蕉芯约为小童手臂般粗细,半尺来长,一捆卖五至八元钱。

芭蕉芯,也是壮族人白事必备的菜肴,芭蕉心猪骨汤便是惯例。

乡村里,每逢哪户人家办白事时,一些当家男女们便会赶过去帮忙。男的搭棚、做菜、杀猪、宰鸡;女的煮饭、做豆腐、砍柴、采芭蕉芯。若办红事,也是一样道理。因此我“不幸”去砍过柴,也采过芭蕉芯。

早上,个人各自去当家人了里(办事的人家)吃早餐(通常是粉),然后开始干活。要一起上山的,会带好各自的工具,相约一起出发。有时是三五人,有时是七八人,她们通常步行而去,且边走边聊天。若当天办的是红事,人人情绪高涨,一路上边不时传出爽朗的笑声。

次数去多了,便相对熟悉了,跟村里一些妇女也越来越有话题了,偶尔也和她们相谈甚欢。

此日,村里有一户人家办红事。我如往常一般跟随她们上山砍柴,路途,我见有芭蕉树。芭蕉树长得高大壮硕,且有好些也未曾长出芭蕉(长了芭蕉的芭蕉芯一般是不要的,因为实心,口感不好),便随口而出:“咦,今天,哪伙人去采芭蕉芯?这一块地的长得多好!”

话音落,闻得两人低声说,今天不需芭蕉芯。我一时不解,便问为何,有个年长的阿姐跟我说做红事是不需芭蕉芯的,白事才用。哦,原来如此!

我一向不太注重口腹之欲,没有对某样食物有特有的偏爱,狂热到欲罢不能,也不会对有某样食物持特有的反感。因此,对蕉芯亦是如此。

砍取芭蕉芯是有技巧,若芭蕉树长在陡峭的地方,人可以直接站在高处,把镰刀靠近芭蕉树。在手部能控制的高度,倾斜着往树干砍下一刀,刀口以上的枝干便连同芭蕉叶轰然坠落。此时,你只需站着,把刀口于树干的位置,垂直使力往下削便可。取完了这一段,再去观察刚刚坠落的那一段,看看有没有可取的。以上方法,省力、省心、省时。而不是把整段砍取下来,再蹲在地上,对此剖开。而且剥皮的时候留两张较老的在外面做保护作用,它既能使暴露在空气中芭蕉芯没有那么快被氧化,还能保护它,使它不易被折断,还能防止被不小心弄脏里面的芯。

因此 ,我很喜欢采芭蕉芯,在采取的过程中感觉比较好玩,且很解压。

每当村里要办白事和红事,我就不由自主想起芭蕉芯。

也想起我拿着镰刀噼里啪啦一阵“猛如虎”的操作之下,芭蕉树的主心干处呈现的那一根根白嫩嫩、滑溜溜、湿漉漉,层次分明、还冰凉凉的芭蕉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