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平台需求分析

2017-07-29  本文已影响0人  teresa12

根据李叫兽需求模型分析公司情况:

行业:跨境电商家居品类(偏餐厨、家居装饰、卧室用品、洗浴用品等)

模式:与国外工厂直接合作,供应链自控,直达国内仓库

发展阶段:行业处于成熟期,我们公司处于起步期,最艰巨的一个时间段

1、缺乏感:

之前公司老板一直强调低价优势,说我们的进口商品,因为全供应链自营,工厂直采,花费很大力气在供应端,所以是价格最低

经常也会与其他平台,比如网易考拉、天猫代购等比价,价格基本是其他平台的二分之一到十分之一

但是,价格优势是不是消费者心目中对国外商品的缺乏感呢?感觉并不是

消费者在购买国外商品的时候,关注的应该不是必须的实用品,也不是价格有多低廉,这些并不能构成缺乏感

能想到的,并区别于现有的成熟大电商的缺乏感是:对国外优质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馈赠、以及小众的不为人知的好商品

其中,前两点,所有的平台基本都可以适用,因此,不适合于一个成熟行业里起步期平台定位

更倾向于聚焦国外小众的不为人知的好商品

2、目标物:

针对上述定位,目标物肯定是一些国外的比较小众的、有设计感,同时能提升生活品味的一些商品,定位偏轻奢类。

比如有设计感的抽纸盒、透明小桌子等

3、能力:

易获得性:要将这些商品陈设在消费者经常经过、易于看到的一些地方。比如网盟、门户网站、视频等

可达性:消费者要方便购买,及时送达

价格:价格要适中,不能虚无的高,超过目标人群的消费能力

消费者对它的定位发生了一定的转移

之前消费者代购的主要目的是节省金钱,这里面其实包含两方面因素:

消费者代购的都是国际知名大牌商品

这些商品的国内价格基本确定,比国外高出好多

而我们平台的商品,大部分之前都没有进入中国市场,是专业的选品团队从十几万家工厂信息中逐个筛选、排查,精心挑选出的优质但不为国内人所熟知的好商品。因此,当消费者到我们平台购买商品时,并不是为了寻求价格上的国内国外差异,而是为了探寻更好的生活

喜地和考拉的差异:

喜地是引进国外好生活

到考拉的人,其实是寻求价格差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