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起头,才有机会照见月光——评《她幸福》

2017-11-13  本文已影响11人  申仙

网络的确是个挺有趣的玩意,几天前有长辈在家庭群里转发了一则朋友圈,说到“如何防止成为中年油腻女性”,字字诛心,简直要把我几个姑姑常年来的健身节食做美容一竿子打回原形。汉语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排列组合总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契合感,“油腻”作为人物形容词的出现才不过数月,却几乎把人到中年所能够呈现的疲懒、颓废、邋遢、衰老全部囊括。而对于女性来说,“油腻”一词更是杀手锏,生活的不轻松、岁月的磨砺、子女的拖累、保养的疏忽……全都是天敌,也全都是病症。

我看过许多书解读女性,可大多都是优秀的女性,远到王昭君,近到林青霞,都是作者笔下的圆满女子,风华绝代不说,又往往自成一股子气质。也难怪,优秀与大众之间相隔的本就是天堑一般,我们看着画中女子,想象着她们遗世而独立的风韵,转眼回顾身边,好皮囊都在少数,何况是好灵魂。

正因为普通女子的泯然众人,我才更觉得以女性视角为大众写就的书籍是如此难得,如果说,王薇华提出“幸福力”的定义是心理学范畴的向上阶梯,那么,《她幸福》一书对于“油腻”或是正滑向“油腻”的人来说则更如同一本逃生指南。

梦想与年纪

王薇华是中国地质大学博士,MBA客座教授,在往常定义里,读书读到博士这一栏就几乎等同于人到中年,更别提新人类们下嘴毫不留情,更是把阶级歧视细分为“男人”“女人”“女博士”——女博士是“斗战剩佛”,她们该是受尽了多少委屈和缺失幸福才会选择这样一条“末路”。

可王薇华是把读博当做前半生的心愿来实现的,并不觉得苦,自然也少了许多纠结,而别人口中那句“你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女博士”也何尝不是这份努力的报偿。

43岁,博士毕业,不少学生去做了心理咨询师,如果告诉你说这个年纪、这个学历、这个阶级的女性,很好相处也很懂人情世故,你大多是不太信的。惯性记忆很容易制约一个人,它会影响到你的看法,以及他人对你的看法,一条路走得越久就越难找到同路人,紧随着的压力也越大,所以王薇华才会不断提醒你“幸福力”的意义,它是掌握在你自己手中的钥匙,它会帮助你做出更好的选择,以及调整出更好的心态。

“幸福是自己创造的”,这需要你接受年纪,做出改变,注重心理暗示,不虚假,也不嫉恨,你会在四十岁之前慢慢长大成为一个成熟的人,而在四十岁以后,变成你所希望的更幸福的人。

从幸福感到幸福力

自王薇华提出幸福力开始,不断的文章和报道将这个“女强人”的形象勾勒圆满,当所有人都在宣传她的励志,她的决心,她的一往无前,只有王本人说的一句话更加值得推敲——“多读书,好好规划时间,永远像个孩子一样,对这个世界满怀期待和感恩。”

她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并不只是告诉你如何学习,无论是爱情婚姻,还是带孩子以及自愈,无一不可读。上天终究是会眷顾“有心人”的,二十岁到三十岁的伴侣磨合,三十岁到四十岁的教育心得,四十岁到五十岁的锻炼养生,王薇华今年52了,依旧读书写字,依旧爱美,依旧喜欢逛街和聚会,依旧会有计划的整理作息和人生,“幸福是做出来的”,的确如此。

人是有惰性的生物,他们很容易向时间妥协,哪怕是美如林青霞,五十岁后的瘦骨嶙峋,面容憔悴也足以见得生活的疲惫。所以王薇华才会在家庭生活中提醒“仪式感”的重要性,“家庭仪式”代表着你享受生活的方式,你善待了生活,生活才会善待你。

《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对结婚前和结婚后的女人有句经典评论:“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

鱼目混了珠,说到底不过是,彼时青春年少,眼睛里看得见月光,如今年老,月光暗淡,眼睛也再抬不起来。也难怪《穿普拉达的女王》里会教训着女子,无论什么年纪,穿上了高跟,跨上了皮包,外衫整洁,衣领耸立,你都很难会低下头。而只有抬起头,才有机会照见月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