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三月开

千古名臣范仲淹(一)

2021-01-26  本文已影响0人  飞扬_7

范仲淹原本家境很好,祖祖辈辈都是官员,原本含着金汤匙出生。在他父亲的任上享受幼年的时光,结果他父亲去世了。他从不记得自己的亲生父亲是什么样。母亲带着她改嫁了,改嫁到了一户姓朱的人家。

原本他的继父对他还是不错的,继父在湖南安乡当官,范仲淹在湖南的洞庭湖畔度过了自己愉快的童年生活。结果长大了之后,家里那些不懂事的家族子弟们有一次乱花钱,范忠燕提醒他们不要过于铺张浪费,结果这些子弟们跟他说:“我用我们朱家的钱关你什么事呢”?这个事情让范仲淹觉得非常的疑惑,他就问家族当中的长辈最后问出来了,他原来不是朱家亲生的后代。

这让他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然后他就只身来到应天府,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商丘。进行求学的生涯,当时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衣锦还乡,一定要金榜题名,把母亲从朱家接出来。他许诺用十年的时间做到这件事,结果他只用五年就做到了。太多关于范仲淹很多求学时的艰苦和感人故事。

我们一定要了解范仲淹的为臣之路,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我们对像《岳阳楼记》这些名篇,其实理解得不会特别的充分。在中国历史上能够把他的谥号定位“文正”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离我们比较近的曾国藩,曾文正公;另一位就是这位范文正公。他比曾文正公要早八百多年的时间。所以范仲淹应该是历史上的一代名臣,也可以说是千古名臣。

从古至今我们说当官的人千千万万,在这些官员当中留下名字成为一个名臣,就很不容易。那如果要在这些名臣当中再鹤立鸡群,成为一个千古名臣,概率就很小了。

什么样的人能做到呢?完人能做到。什么叫完人?没有缺点的人能做到。范仲淹金榜题名、进士及第之后,就把谢世接到身边。他当时只有26岁,非常年轻有为。

26岁就开始扎根基层。变成北宋的一位非常年轻的储备干部,他干过很多工作,比如说社会的治安管理、管理盐仓、兴修水利等等。他什么都能做,什么都做得很好,无论做任何事,他都非常尽职尽责,井井有条。所以他每到一个地方都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我们评论。一个人的历史功过,他们的生平定位。归根结底就是从百姓的口碑当中来的。

后来范仲淹的母亲谢世去世了。范仲淹又回到了应天府。那是他读书的地方。他为母亲丁忧守孝。官员家中的直系亲属,母亲或者父亲去世了,都要回家守孝三年,以致哀悼。这是古代以孝治天下的应有之道。他守孝期间也不忘为人民服务。他来到应天府。当时应天府的知府叫晏殊。就是那个写出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晏殊”;就是写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的晏殊。他也是一位名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