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心理散文

像“茶”一样

2023-12-19  本文已影响0人  易郁生

冷冷的寒流中,若处在一温室,盘腿而坐,案前茶芬四溢、白气氤氲,惶惊焦躁的魂灵便会渐渐安抚,宁静安神。

有时候品啜着茶水,或寡淡或苦涩,并没有让人豪饮的欲望,更无从谈及快感,偏偏就是这样一种寡淡无味,涩口难洇的饮品,走进了泱泱华夏的千家万户,上承天子荣光,下受黎民拥戴,“茶”当真有着一种神乎其技的魔力。

“茶”作为一种流传甚广,极为寻常的饮品,其实一开始并没有也不该有三六九等之分,只是因为品茶之人的社会地位、财富厚薄悬殊,便开始有了三六九等,好坏优劣。某种层面上,“茶”的等级划分象征着人类社会的某种制度,历史的脉络也趋于稳定模式发展,固定好评判“好坏”的标准,似乎显得尤其重要。

记得大名鼎鼎的苏东坡留下一则关于“茶”的小故事:

野史据闻,苏东坡被贬杭州之时,因性喜自然风物、山林古刹,某日微服去至一座深山古庙。庙里的一个老和尚见苏轼衣着普通,不像是红尘中的富贵之人,于是只是冷冷地客气了一句:“坐!”眼睛也不肯微微睁开一下。

苏轼并不以为意,也无过分谦让坐在了老和尚对面。老和尚见状,觉得对方有些不识抬举,但又碍于自己佛门高僧的形象,又冷冷道出一句:“茶”。一旁的小和尚似乎领悟了老和尚的意思,呆站着未曾动身沏茶。

东坡也不见怪,随即侃侃而谈,山川风物、故国风情、佛理经义,无不至情至理,了然于胸。老和尚这次意识到眼前这个男子并非“池中之物”,于是言辞放缓,“请坐”,催促小和尚“上茶”。

随即询问眼前男子姓名,当得知对方就是天下闻名的苏东坡时,立马满脸堆起笑意,拍案而起,躬身行礼,惊呼:“请上座!”连忙转身责骂一旁的小和尚:“上好茶!”

日暮西山,苏轼临行之际,老和尚腆着脸让苏轼留下一幅墨宝,苏轼大笔一挥写下:“坐、请坐、请上座;茶、上茶、上好茶”的揶揄句子,老和尚见状惭愧万分……

这个故事饶有趣味,但从实际意义中去思想,从本质上来讲,老和尚口中的“茶”和“好茶”真的有区别吗?一个破旧寺庙,我很难相信方丈会特意去准备好许多不同品种的茶叶以待贵贱之客,而所谓的“茶”“上茶”“上好茶”只是主人对待客人的态度迥异,而待人接物之中的“茶”和“好茶”其实极大可能就是同一物品,只是同一物体在不同层次人手里发挥的不同价值和作用而已。

人的性格,有一部分是基因决定的,有一部分是阅历造就的,还有一部分是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人而修炼而成的。我虽然很爱我的家人,但是打小儿我就瞧不太上他们那种无形之中以“分别心”待人的行为。譬如买了什么好吃的好玩儿的,让幼年的我偷偷在某个角落吃掉又或者害怕把什么玩具拿出去玩耍被某某弄坏,他们很难明白“吃食”和“玩物”只有在分享中才能产生最大的价值和乐趣,当年明白不了,我也不指望他们余生能够明白,但我却清楚的明白我不应该也不能够像他们那样。

后来我长大成人,对亲人也好,对朋友也好,对学生也好,我只会存在愿意和不愿意,但绝不会做出又要图虚名又不肯出真力的蹩脚行为。我随时可以分享出物质和精神,使我快乐使我感同身受使我甘之如饴,我永远信奉“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经典哲学。

行走在这个有温度人世间,在某个阶段我和某些可爱的人相遇相识,亦曾相知,他们冷不防的送给我一些茶叶,让我在人生的四季里恬淡舒适——春日的潇洒、溽暑的清凉、秋分的雅致、严冬的温暖……让我端起茶杯时,随时随地被爱的氤氲包裹,让我永恒的保持着热情也去温暖旁人!

我喝茶总是喜欢淡淡的,叶量很少,似乎很是珍惜这些温暖与偏爱。即使大方如我,对于“爱”亦有吝啬之时,唯独在给予父亲时,我是那样的不计得失、豪迈慷慨。我问父亲:“爸,您茶叶还有吗?”深怕父亲拒绝,我抢先答道:“家里还有很多,都是朋友送的,喝不过来……”父亲只得笑笑:“如果有富余的,那就给我拿点吧!”我问母亲地址,母亲说:“你爸爸几十年最爱喝的是绿茶,你给你爸爸寄绿茶吧!”突然才发现,近三十年父子,我竟然不太知道父亲的一些爱好和口味,母亲其实爱这个男人比我又多出了许多……我不知道的事情,“茶”一直都知道……

一年即将又去,陈茶又焕新芬,我希望未来的生命时光里,我的父亲母亲,我的舅舅舅妈,我的姑伯兄弟,能够一如这醇厚的“老茶”,在生活的热烈里绽放出最美丽、最精彩的一抹“绿意”,往事如铁,万难更改,苦味却总有回甘之时,无所畏惧、砥砺前行,风雨之中大步向前,唯风雨之后方能得见彩虹,年龄永远不应该被定义结果,永远记得——像“茶”一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