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过来人幸存者偏差的角度教育年轻人。

2021-07-20  本文已影响0人  三挡电风扇

以上这句话就是,关我屁事,关你屁事,

其实可以问问身边的职场老人,后悔当初没努力工作吗,多数人都含泪点头。

那为什么倒退10年,有人要含辛茹苦的教育年轻人时,就只会被炮击呢。

抖音里见过最多的评论是: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那老板怎么办,只能等天降良才吗,

如果一个确定性的人才他必然高出市场平均工资,给不给?

那我条件不允许怎么办?看着人才去竞争对手公司?

作为一个企业,谁不想公司有顶尖人才,可是他“配”吗?

没有人才就得死吗?

我自己曾经辞退一个员工的时候,我在逼问自己真的是他不行吗?幡然醒悟,我可能没有负过属于领导的50%的责任。

如果作为一个老板,成长的速度没有员工快,优秀的员工必然会从我们的企业溜走,

换句话说,人生一场有段共事的机会挺好的。

所以我们要问自己:

    1.有没有创造60员工的能力,

相信我60分以下的员工每个企业都有,不管是开除不了的,还是招聘失败的。

培养60分员工就是老板的必备技能,

怎么把一个任务拆解成机械式的流程,这样才能保障业务流程不断。

人笨不可怕,还能干苦力啊,

只要拆解足够细,就可以责任到人。

多数人的员工不会主动思考,只会被动干活,好多工作中的方法论都是想偷懒总结出来的。

所以不要抱怨工作任务繁重,那是老板在逼你动脑,

领导设计的工作是如何让员工达成拜访20的客户,只要员工不傻,要脸,在第10个客户的时候,她总会总结出一进门不挨骂的话术。

这些手段才是公司运转的汽油,就怕老板也不动脑。

    2.80分以上的过客。

很多公司都是这类员工的跳板,当跳板可耻?可耻的是连当跳板的资格都没有,

员工存在过就有痕迹,为什么这个员工优秀,除了自驱力以外的工作方法呢?

优秀员工可以走,数据能不能留下,这个员工的做事方法能不能留下,

也就是你的企业真的爱才吗?那你邀请过员工分享吗?持续的邀请过吗,不然你拿什么记录数据,公司的摄像头,还是电脑的后门?

话锋一转,

如何成为一个80分以上的员工,网上太多了,老板想要的员工就是那几种,列出来在分类,一张A4纸足够。

所以解决两个问题就好:

    1.自驱力。

学会让自己偷懒的决活,可以在下班后的时间享受自己的生活,生命多了三分之一,同理不要害怕学技能苦,不要害怕前期的加班,都是为了把偷懒的技能练出来,多活几十岁。

    2.老板要拿我的技能?

给他,主动给,你分享的越通俗,你对技能的掌握越熟悉,只有总结出方法论的经验,才值得涨工资。一遍遍说呗,老板给你试错成本。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在选择的同时,也在被选择。

请你相信我说的每一句都是错的

刘润进化岛每日思考打卡第十四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