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为什么一定要做新媒体营销?
这是一个深刻又简单的命题,并不是所有老板都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做,企业新媒体营销是一把手工程。
首先得先知道做新媒体营销究竟是在做什么?
很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
我的回答是:内容和链接。
每一次媒体变革都是技术驱动的,比如印刷技术引发了平面媒体,影视传播技术引发了电视媒体,互联网技术引发了互联网媒体,而新媒体,则是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核心驱动。
微信为一个社交媒体,随着微信支付、城市生活服务等各方面的渗透,已经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微信已经逐渐成为新的垄断入口,在逐渐取代原来的搜索器和浏览器,再造了一个微信互联网。
这点核心在于新媒体的内容生产机制的变化,去中心化,以个体为核心,正如微信公众号的品牌广告语: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品牌。
所以,做新媒体营销就是在做内容,做内容就是做品牌,做品牌就是做转化。
第一,对于企业而言,传统营销渠道的流量获取成本越来越高,不得不倒逼深耕新媒体渠道。
2018年,中国微信公众号数量大概在1500-2000万之间,其中,活跃用户数量约为7.6。
如今的企业正处于转型更替的风口,企业营销的地点从早期的qq空间,到豆瓣等各个知名论坛,再到今天无处不在的微博、微信,从最初的搜索引擎,到今天的电商流量以及移动社交,传统互联网垄断入口搜索引擎和传统电商流量正在逐步被微信公众号所取代。
如,昨天闹的沸腾的京东2018年的新媒体广告预算3亿。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要经历红利期,就是以较低的成本获取较大的利益。而过了红利期还有利润期,用正常的成本获得相应利益的时段。
有流量,还得靠优质的内容来转化,要想吸引用户关注自己,变成粉丝,于是倒逼企业围绕产品和品牌说故事,走情怀,升级品牌情感体验,从卖产品升级到内容创业。
第二,注意力是有限的,是最宝贵的资源,是营销战场必争之地!
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年轻一代网民平均每天有9.2小时是耗费在社交媒体上的,其中,微信的使用相当广泛且频繁。
企业实在没有理由拒绝微信公众号这样一个占据用户最多、粘性最强的营销媒介。
注意力意味着:场景营销的可能性,移动智能手机带来的场景化冲动消费,你一定也有这样的经历,坐着地铁看着一篇软文,被里面的故事打动了,最后发现是个软文,对这个品牌有了不一样的好感,二维码一扫就可以下单购物,用户消费越来越冲动,只要内容触达内心的需求,他可以马上扫码支付。
第三,用户更喜欢在社交媒体传播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企业通过公众号和和客户之间的交流和信任关系的培养,在文章“分享、阅读、点赞、转发”的过程中,彼此了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种因交流而产生的信任是其他方式无法比拟的;之后的合作就会更加水到渠成。
你的用户就是你的粉丝!看看娱乐圈的追星族,是多么狂热,通过微信公众号,你也可以找到属于你的企业的“追星族”,企业品牌在他们的眼中心里就是明星。
虽然用户在内容上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有付出就有回报,企业在公众号上的每一份投入,取得的每一个用户,都是企业资产的积累。在微信公众号的用户,你的每一次投入,每一篇内容,每一个用户,在明天都是资产,他们是可以不断积累和沉淀的!
“分享、导入、转化”是企业每天都必不可少的工作,网络社交当代的今天,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自媒体品牌生态系统并从中摸索出一个更为清晰的商业模式,是值得每一个企业思考的问题。
如果你是在产品、客户以及渠道上都具备了一定基础的中小企业,即使不建立企业微信公众号,通过人员地推扫楼、搜索引擎引付费推广、电商平台开店等传统营销模式,产品销售还是可以取得一个相对不错的成绩。
但是,不知道你可否想过,如果你做了新媒体,做了微信公众号,就无异于又多了一个超级流量聚集地的推广渠道:想做品牌、拓展客户,微信近7亿用户无疑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只要你的方案够新颖,够精准,够专注,就一定能够从中找到真正合适的客户;想24小时服务客户,开通微信号自助服务和扩展服务吧,把消费体验的做到极致,把宽度深度做到超乎预期。
比粉丝数更重要的是用户价值,比阅读量最重要的是商业价值,比排名更重要的是垂直细分之王,持续的流量增长来源品牌,产品和内容。发动客户、员工和合作伙伴帮你传播内容比发动粉丝传播更重要!
以微信为核心的新媒体生态变化非常快,每一次变化都能引起一波骚动,正如蝴蝶效应,我们时常都在被变化推着走,做新媒体内容营销并不难,关键之一是要把握大趋势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之二是持续产出有价值的内容,打造好品牌,关键之三是解决带来的流量如何转化为资源和销量。
所以,随着消费升级大背景,移动支付的技术成熟,碎片化流量场景营销的趋势,谁能做好的内容,谁能写出好的品牌故事,谁能尽快圈住自己品牌的粉丝,谁就能在这波浪潮之巅享受到未来的粉丝红利!
这些,都需要我们从运营好自己的新媒体阵地的内容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