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的“美”的赏析
思维导图的“美”的赏析:
本人自1996来开始应用思维导图工具,早期用手绘,02年开始用软件绘制为主。思维导图帮我2年完成了大学本科课程,3个月复习通过经济师、咨询师、MBA等的考试;同时用思维导图也帮我做3个月顺利完成2本有关思维导图应用的书籍的编写出版。
以下就是基于我20多年思维导图应用、培训、学员交流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希望帮到大家。个人看来思维导图的美,有些是看起来“美”;有些是想起来“美”,因此追求不同的“美”的导图时,就需要不同的能力了!绘制美观的思维导图 要从以下几方面修炼:
1、构思精美;2、文采精美;3、配图精美;4、排版精美;
一、构思精美
构思精美是绘制思维导图的核心,就是为什么画思维导图?你的导图画给自己看的?还是画给别人看的?无论画给谁看,都需要对方看的懂,而不仅仅是有一个思维导图的形状。初级的思维导图,更多人就是堆砌内容,毫无逻辑,自己画完也不知道自己画了什么。
1、构思精美的思维导图评价要点:
(1)、思维导图内容能提升自我、启发他人——利他
(2)、思维导图内容逻辑清晰,与主题一致——条理
(3)、思维导图的呈现形式,有助提升效率——效率
2、思维导图构思的核心——分类逻辑
事物分类方式一般不是唯一方法, 同样的信息可以有多种分类方式, 不同分类方式可以用于不同场合, 对某一场合而言,常存在最佳分类, 好的分类要依据一定的逻辑常识, 最好的逻辑符合大众认可的共识。
练习一下:请把9项食物采购清单,按某种类别分组,方便记忆:
葡萄、柚子、牛奶、皮蛋、土豆、苹果、鸡蛋、酸奶、白菜。
(1)常见的分类:
(2)妈妈和奶奶的分类
3、曼陀罗逻辑分类法
这个曼陀罗分类,借用了西藏佛教里面曼陀罗的形状,实际上是“九宫格”的6格,来表达6种生活中常用的逻辑:
注意应用时,同一级的分支,最好属于同一种逻辑。看看一下的案例,就能体会其中的奥妙,很多人画的思维导图,往往注重了图像漂亮,结果逻辑一塌糊涂,无论自己还是别人都是雾里看花,徒有其形而已。
二、文采精美
思维导图的文采,更多体现的对“关键词”的归纳与拆解。很多人绘制思维导图时,把整篇文章的框架目录整理好了,但是做下一级呈现时出了问题?因为文章各段落都是一句句的话语,难道要全部复制上去?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关键词”提炼的技术了。关键词技术是目前学习能力里面非常关键的能力。不会关键词做网络购物时,比别人的购物效率低很多,甚至被黑网络利用,还有甚至空手而归。不会关键词的企业,在互联网很难获得流量,不会关键词的内容制造者,粉丝也有限。因此,当你在思维导图领域的“关键词”技巧学会后,可以延伸到很多领域,让关键词方便自己记忆,便于他人识别,让更多人和自己产生关联,或者通过关键词,找到更多世界的信息密码。
这里介绍一个“思维魔方”关键词提取法:
三、配图精美
配图的精美,是目前很多刚学习思维导图的朋友说羡慕的,比较视觉影像能力是非常大的,就如现在看电视的,比听收音机的多;看娱乐版的比看文字版的多。用所谓的专家来说,人类的大脑偏爱图文并茂的信息。
思维导图也是这样一种工具,托尼巴赞就是根据前人的图文笔记(达芬奇、爱因斯坦等)的手稿启发开发而来的。当然图文呈现这种可视化记忆模式,并不是巴赞的专利,我国的《易经》《推背图》《河洛书》等都是早期的可视化思维呈现典籍,因此,我们大不必崇洋媚外。我个人的思维导图就不是学的巴赞先生的,而是从《星火英语》的词根记忆演化而来。
离题了,配图精美,有人担心自己不会画画,没有艺术细胞,担心自己画不好思维导图,这有点偏颇了,思维导图配图的目的,实际上是提高我们的图像关联的记忆,不是为了美观。正所谓——好的的皮囊有很多,有灵魂的导图太少。无论手绘还是软件绘制都无须担心配图。手绘你需要学会的就是画“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直线、曲线”这些基本沟通幼儿园基础的小朋友都会。如果是用软件就更简单你,各种互联网在线图片、图库,都是可以新手借来的资源。
配图的关键,就是图片与导图关键词的一致性。无论是自己绘制图片,还是选择网络图片,一定要记得图片要与线上的关键词一致。如果你体现的 是客观事物“苹果”旁边可以出现一个苹果图;如果你要表达的是抽象的“思维”,你可以配一副“大脑机器”。
四、排版精美
排版精美,就是指整个思维导图的布局看起来舒服,看起来顺眼。这个是对前面3个美的升级。有好的构思、好的文采、好的配图,但是整体布局东拼西凑,东倒西歪,或者视觉混乱,会让自己或他人没有心情继续欣赏。排版精美的要点就是:和谐、平衡。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4方面来确保排版的精美。
1、主题布局(各分支间) 要求——平衡
2、内容布局(同级分支) 要求——类群
3、色彩布局(文字分支) 要求——反差
4、配图布局(分支图片) 要求——匹配
(评价:简洁清晰,重点突出,适用性导图)
(评价:过度用色、过度用图,艺术类导图,适用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