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之用
——No. 12周记(2019.2.4 -2.10 )
一、省身录
本周是超级放飞自我的一周,除了带宝宝出去玩,几乎都在追剧。
春节放假前有两种声音在心里打架,一种是:假期要利用时间好好听课,把之前没嚼透的课程再听一遍;另一种是:假期要好好放松,放松完了再重新出发。
在回BJ的高铁上,开始追《知否》,这一追就一发不可收拾,停不下来了。有刻意放纵自己的感觉,也有试试自己意志力的意思。
事实证明,意志力很薄弱,在剧集上缴械投降。其实追了两天后就想停下来,却有一种惯性想接着追,就像潘多拉的魔盒,开启后不容易关上。
也许是前段时间把自己逼得太紧,遇到一个喘息的机会就想拼命抓住。不过归根到底,还是没有建立自己的节奏,没有把自律变成习惯,而是用意志力在坚持。
虽然念书二十几年,但读书却没有成为一种爱好。每次告诫自己要好好读书,脑海中浮现的都是父母老师的谆谆教导,不是一种乐趣。读小说等文学类书籍尚可,读其他类型的书籍都觉得是一种任务,是需要严肃对待的事情,不是享受和向往的感觉,不像追剧那么轻松愉悦。
关于收拾。我收拾东西主要是扔,妈妈收拾东西是把能收起来的都找个地方归拢起来,实在没地方的就找个袋子挂起来。每年都会趁妈妈回家,偷偷扔掉一堆东西。但工程浩大,今年看着满屋子的东西,根本不想动,拖延症又犯了。
二、欢乐颂
1、追剧三部,把半年没看的剧全都看了,效率好高。
2、陪宝宝逛首都博物馆,了解历史知识。
3、逛后海、南锣鼓巷,虽然溜冰泡汤,但欣赏了硕大的溜冰场,还吃了好吃的烤肉。
4、陪宝宝玩桌球,重温陪娃欢乐时光。
5、春节期间老公掌勺做饭,手艺比我好。
6、宝宝帮我暖脚,真是贴心小棉袄。
7、打卡失重餐厅,风格类科幻电影,上菜方式独特,虽贵但是体验新鲜。
三、凡人歌
(一)《知否》观后感
本周追了三部——《知否》、《鬼吹灯之精绝古城》、《怒晴湘西》。《知否》还没放完,觉得不过瘾,又去看了原著。
与原著相比,《知否》电视剧的改编挺不错。把200多集的原著压缩为79集,情节更加紧凑,某些关键剧情也做了改编,让人对不一样的结局有了期待。更重要的是,整部剧的制作在画面、色调、配音上很和谐,色调偏青灰、昏黄,有着莫兰迪色调的清雅和江南水墨画的古风,比原著的语言描写更加精良。时代的进步,在剧作上也有明显反应。从早期走红的琼瑶剧,肉麻的台词,歇斯底里的大喊大叫式表演,到如今机锋暗藏的对话、含蓄内敛的表演,从之前流行的大红大绿的荧光色画面,到现在古朴典雅的色调,这表明观众的欣赏水平在提高。
此外,《知否》在配角上的刻画也很饱满,如:睿智机敏的老太太、明火执仗的盛大娘子、假仁假义的盛紘、妩媚却心如蛇蝎的顾曼娘、自私自利的林小娘。这些配角的表演甚至盖过了主角们的风头。其中,盛家大娘子是个炮仗脾气,典型的外强中干,旁人煽风点火,一点就着,跟盛紘大吵大闹,看着表面出气,实则吃哑巴亏,财政大权多年被林小娘把持,只图嘴上痛快;后来被康姨母撺掇害老太太,却是有心无胆,事发后的心虚、嘴硬,被娘家人遗弃的失望、被儿子说明后的悔恨,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个角色我很喜欢,像生活中活生生的人,不是虚构出来的一坏到底的腹黑角色。每个人心中住着天使和魔鬼,究竟是哪一面,有时只是一念之差。
(二)贴心小棉袄
宝宝真的长大了。那晚我上床,手脚冰凉,便开玩笑说让宝宝给捂捂脚,她二话没说把我的脚放进她被窝,一边说妈妈的脚真凉一边抱紧我的脚。突然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
那日在地铁上,宝宝说给我讲个笑话:
学渣语文、数学、外语分别考了73、68、79,妈妈说考得不错;
学中语文、数学、外语分别考了84、87、69,妈妈说外语要补课;
学霸语文、数学、外语分别考了100、100、99,妈妈说外语怎么少了1分?要补课啊。
我问宝宝,你想做哪种?宝宝说不知道。
我说,可不可以这样,你做学霸,我做学渣妈妈?
宝宝眼睛一亮,忙不迭地点头,这主意不错。
我就想做个学渣妈妈,但希望她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成为学霸。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大义是说中国人太功利,凡事都追求实用主义,缺乏审美力,在庙宇文物修复时好心办坏事,将文物修复得不伦不类,反而变成人为破坏。未来的竞争,是审美力的竞争。孩子成长于怎样的环境,就会有怎样的审美力。确有道理,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实用是生存法则;如今物资丰盛,审美眼光却是暴发户的水平。
幸福是什么?光有物资富足就够了吗?
幸福是一种能力,将自己的小日子过得有声有色,家庭和谐,子女教养得体,跟经营一家公司一样,不易。审美看似无用,却是增加幸福感的方式之一。
放飞自我看似堕落,却是重新出发的另一条路。
2019.2.10 18:09 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