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乡愁(9)——红苕藤尖儿
某天闲逛的时候,我偶然发现北京的超市里,竟然有红苕叶子卖,八块多一斤。我跟发现新大陆一样,赶紧拍照发给我弟弟看。
然后我们俩齐刷刷地感叹,原来老家的猪吃的猪草是这么贵,并意淫了一下,我们家房前屋后那漫山遍野的红苕叶子,八块钱一斤都卖掉,我们应该能立马摇身一变成为富一代吧。
是真的,在我们老家,红苕藤与叶都割回家宰来喂猪,只有最顶端那一截嫩尖儿,才掐下来炒着吃。
红苕(也就是红薯,或者也有地方叫地瓜)发芽长出的秧苗成蔓后,再次剪段,扦插成活,土里结一串串结红苕,地面则长出一垄垄藤蔓。在红苕成熟之前,农家会隔三差五割些藤藤叶叶回去剁碎了喂猪,或做鸡鸭鹅的零嘴。在红苕成熟收获之后,剩下的红苕藤叶太多,猪悟能加上鸡鸭鹅也吃不完的话,红苕叶就会连同藤茎一起丢在地里,化为肥料。现在想来可真是可惜啊。
红苕藤尖儿炒来吃的口感并不细腻,但是嫩尖儿洗净,热油(注意此处特指菜籽油或猪油)爆蒜,下锅炝炒,做出来吃到嘴里别有一股苕藤尖儿独具的清香,很接近所谓原生态食感。
记得有一次和小伙伴们在暑假里无所事事,有一天趁大人在家睡午觉的当儿,我们有的人带瓦钵,有的人带火柴,有的人带盐,有的人从家里挖了一坨猪油(可怜天太热,包猪油块的作业本早被浸透,这个小伙伴的衣兜也被浸湿了好大一片),再随便从路边树上掰了一截枯枝当锅铲,拢了些干竹叶当柴,我们在竹林里掏坑砌灶,兴致勃勃地忙活一中午,炒了一锅苕藤尖儿来吃。
那一锅苕藤尖儿炒得格外的香,几个小伙伴几乎是抢着吃完,到最后把当炒锅使用的瓦钵都打破了。
那可真是一个愉快的午后。那种口舌上的满足感和心情上的愉悦感(可能主要是背着大人干了点事的得意感),多年后的今天想起来仍觉记忆犹新,即便当时每个人都热得汗流浃背,被午后猖獗的的蚊子叮了好几个包,但大家就是觉得莫名开心啊,赛过吃到肉。
好些年头里,城市的超市里并没有红苕藤叶出售。可能是近些年,人们吃腻了各种加工过度的精致食品,开始念起原生态食品的好处,红苕叶子才得以在超市的鲜蔬区登堂入室,摆上大家的饭桌吧。
红苕藤尖儿的做法其实很多,可以加蒜加干辣椒炝炒。
口味清淡些也可以选取鲜嫩的叶尖,开水烫熟后,用香油、酱油、醋、辣椒油、芥末、姜汁等调料调成汁汁浇上拌匀,制成凉拌菜,水汆之后的藤尖儿外观嫩绿,入口清新,能令人胃口大开。
还可将红苕藤尖儿同肉丝一起爆炒,食之清香甘甜,别有风味。此外,将红苕藤尖儿烧汤,或在熬粥时放入也是不错选择。
据说日本市场还有罐装腌制的红苕藤叶小菜出售。但据我所知,我们国人将其制成咸菜佐食的倒并不多。可能我们可以制腌菜的食材太多了吧。
鲜为人知的是,不少民间的医书都有记载,红苕藤叶具有止血止泻、通经之功效,常用于吐泻,便血,血崩,乳汁不通,痈疮。
譬如,《本草求原》上说红苕叶可“敷虫蛇咬,并痈肿毒痛,毒箭,同盐捣汁涂蜂螫。”
而《四川中药志》也曾记有红苕叶子“通乳汁,溃痈疮,排脓。治妇人乳汁不通,痈疮久不溃脓,大便中带血及红崩、腹泻”。看来貌不惊人的红苕叶,竟然还是个宝呢。
然而小时候并不知道这些,只知道它可做猪的粮食,亦可做人的菜肴,更可做小孩子尤其是小女孩们爱美的玩物。
南方农村长大的小女孩,有几个没有用翠绿的苕藤叶柄做过项链呀耳环呀手镯这些呢。
我最近还给我刚满一岁的小女儿做了一套苕藤首饰,当做生日礼物送给她。这可能是天底下成本最低的周岁礼物吧哈哈。
除了怀念红苕藤尖儿的清新美味和用苕藤叶做首饰的自然童趣,我对剪红苕藤来扦插的场景和红苕丰收的场景也是记忆颇深。
我记得外婆坐在院坝里,握着一把老式铁剪子剪红苕藤的样子,也记得母亲在仲秋的太阳下,挥汗如雨用锄头刨红苕的身影。
曾经的天然美味让人怀念,度过的种种艰辛也在心中刻下烙印。但是最难忘的,还是与那些味道和岁月连在一起的人。
他们在你的生命中停留,经过,远去,将你摆渡至此时此地,使你成为今天的你,而你却来不及同他们好好告别,彼此就再也没有了相见之期。
相关阅读
舌尖上的乡愁1——青李子、豆花、叶儿粑
舌尖上的乡愁2——胡豆篇
舌尖上的乡愁3——折耳根篇
舌尖上的乡愁4——牛皮菜篇
舌尖上的乡愁5——儿菜篇
舌尖上的乡愁6——血皮菜篇
舌尖上的乡愁7——凉糕、冰粉、生麻糖
舌尖上的乡愁8——红苕藤尖儿
舌尖上的乡愁9——豌豆尖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