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作家——许嵩
有人说我融不进娱乐圈,其实只是不想被娱乐
关于许嵩,很多不了解他的人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那个90后青春飞扬的时代,给他打上上“非主流”的标签。殊不知,如今的许嵩早已今非昔比……
作为一名95后,我总是忘不了被“QQ音乐三巨头”支配的恐惧。
当然,现在想来都是满满的回忆和快乐。
最初听许嵩的歌是在初中,偶然从同桌MP3里听到的《城府》、《你若成风》、《玫瑰花的葬礼》,当时觉得旋律好听也没太在意,只是“许嵩”这个名字却是印入了脑海。
真正喜欢上许嵩这个人是在高中,《有何不可》、《灰色头像》、《想象之中》、《星座书上》这些青春的歌曲着实在我的青春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除此之外,还少不了《庐州月》、《断桥残雪》、《清明雨上》这些词美如画的曲子。
优美的文字,动听的旋律,装饰了年少时的梦,点缀了整个青春。
他是才子,也是诗人
许嵩有“音乐鬼才”之称,集作词、作曲、演唱为一体,歌曲中的风格独树一帜,极具个人特色。
作为一名“半路出家”的歌手,他不是专业院校毕业,没有艺术世家的背景,以“网络歌手”的身份出道,如今却已成为“海蝶音乐总监”。
熟悉许嵩作品的人都知道,他的文字功底真的很强,他的强大不是体现在辞藻的华丽上,而是印刻在歌曲的意境里。
其实,许嵩对文字的把控能力在其高中时期就已初露锋芒。
许嵩少年时曾在《儿童文学》、《萌芽》等刊物发表多部作品,高二时受余秋雨的文章启发写的作文《把伤痕当酒窝》,曾被作为江苏省高考语文模拟卷阅读题,被国内杂志“意林”刊登。
无独有偶,许嵩的歌曲《千百度》人民出版社十二五规划教材《大学语文》修订版流行歌词二首之中,其文学功底可见一斑。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群人作家的风格,豪侠的气概
相较于最初的作品,许嵩如今的作品更为成熟,用词更加考究隐晦,侧重点也从之前的朗朗上口转变为更看重作品本身的意义,当然这种曲高和寡也导致一大批粉丝的流失。
许嵩的歌曲就如同其新歌《雅俗共赏》中所阐述的那样:俗的无畏,雅的轻狂。
他被人们称作“许怼怼” ,只因为他敢于出声,敢于回击别人的恶意,敢于在作品中讽刺现实中的黑暗。
关注过许嵩的人不难发现,他的《拆东墙》、《违章动物》、《敬酒不吃》、《全球变冷》等作品中都是对当今社会现象和不良风气的映射。
而许嵩近期的作品之中也不乏这样的歌曲,一首《艺术家们》diss大半个娱乐圈,更是坐实了他“许怼怼”之名。
许嵩的豪侠之气不单体现在他敢于抨击社会乱象,还在于他对待粉丝的真诚上。
他的歌曲在网上下载是不收费的,他还自学编程亲手制作了一款名为“vae+”的手机软件,这样的诚意试问当今娱乐圈有几人能做到?
对于歌曲不收费他说过——他的歌迷大部分是学生群体,因为本来生活费就不够用,而且都是拿的父母钱,所以并不想给他粉丝再带来经济压力,因此歌曲全部免费。
作为一名歌手,许嵩看起来是不合群的,但作为一名作家,他的气质却是十分符合。
有人说许嵩是娱乐圈中的一股清流,在我看来,他更像是一个被音乐耽误的作家,毕竟我在他身上看到的更多的是文人风骨。
其实,这些年来许嵩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一心扑在了音乐的创作上,没有流量明星那样庞大的粉丝群体,没有花边新闻满天飞的各种炒作,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他“过气”了 。
相反,这样的许嵩才是广大“嵩鼠”所喜爱的,时间的沉淀不会让他褪色,只会让他更加清晰,更加光彩夺目!
十年许嵩,雅俗共赏许嵩的作品就像一壶好茶,得慢慢的品;亦或者如同一本好书,得反复的读。
人们常用“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来形容一首好歌,仿佛在歌中看到的是自己的人生。
对于许嵩的歌,我觉得用“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更加合适,因为从他的歌里,我能找寻到最真的自己。
世间当真有两全法许嵩最近的佳作也着实不少,诸如:《最佳歌手》、《老古董》、《大千世界》、《绝代风华》等。
诚邀诸君欣赏~(๑><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