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女人杂文系列深度思考

关于反思,你理解到几层?

2017-04-27  本文已影响402人  我爱喝茶水
关于反思,你理解到几层?

我们的祖先传承给我们的理念讲究做事情或者处理问题要三思而后行,即前瞻性:在做事情或者工作之前把事情的现状分析清楚和可能出现的结果想清楚再着手解决问题。

采铜在《精进》一书中,提出了三行而后思的观点,也就是反思。


1.成甲的反思理论

001.什么是反思?

成甲在《好好学习》这本书中给出了这样的说法:反思,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我们大多数人常常把总结当成了反思。反思不是总结,至少两者的侧重点非常不同。

总结是对结果的好坏进行分析;而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

或者,换个说法:反思的实质是对假设进行校正。

从应用的角度看:

总结做事的顺序:做出假设——采取行动——产生结果。

反思的顺序:观察结果(现象)——研究原先假设——反思校正假设。

002.反思的目的

成甲在自己书中也提出: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来自于年龄,至不是来自于经验,而是来自于对经验总结、反思和升华的能力。

人的进步和行为的改变,往往源自于反馈。如果你不知道你的行为产生了什么影响,你是不会改进的。


2.采铜的反思10维度

我们先来看采铜的反思10个维度的内容:

01.信息

在做这件事时我利用了哪些信息?

其中哪些信息是最关键的?

这些信息是从哪些渠道中得到的?

哪些渠道被证明是很有价值的?

我可能遗漏了哪些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怎么得到?

图片来自作者

02.预期

在做事之前,是否对事情的过程和结果形成了正确的预期?

我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预期?

是什么造成了预期和事实之间的偏差?

我的预期是否促成或者阻碍了事情的进程?

今后应该如何管理自己的预期?

图片来自作者

03.结果

怎样描述这件事的结果?

怎样评价这件事的结果?

在描述和评价这件事的结果时我用了哪些指标?

这些指标是否需要改进?

结果需要哪些改进?如何改进?

图片来自作者

04.进度

事情的进度合适吗,太快了还是太慢了?

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当进度出现问题时使用了哪些手段进行干预?

效果如何?为什么效果理想或者不理想?

关于反思,你理解到几层?

05. 工具

在完成这件事的过程中,我使用了哪些工具?

哪些工具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哪些工具起到了阻碍作用?

如何改进现有的工具使其发挥更好的功效?

关于反思,你理解到几层?

06.情绪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情绪状态是什么样的?

是否出现过情绪失控的情况?

是什么引发的?

我是否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情绪?

在这期间使用了什么方法?是否需要改进?

关于反思,你理解到几层?

07.阻碍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哪些阻碍?

其中最重大的阻碍是什么?

我是如何应对这些阻碍的?

取得了什么效果?

这些阻碍中哪些会长期存在?

我需要通过什么持续的努力来减少这些阻碍?

关于反思,你理解到几层?

08. 优势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发挥了什么样的优势?

是否有什么优势还没利用和发挥的?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主要优势有哪些?

我的哪些知识和能力得到了提升?

我可以向做同类事情的其他人学习什么?

他们有哪些优势是我不具备的?

关于反思,你理解到几层?

09. 缺憾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缺憾有哪些?

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遗憾?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暴露了哪些缺点?

其中那些缺点是必须且迫切需要改正的?关于这件事,别人对我有什么批评和评价?

他们的批评有哪些可取之处?

关于反思,你理解到几层?

10. 意义

这件事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对我的短期生活和长期生活分别有什么影响?

这件事对周围人、对社会、对整个世界和地球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我发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意义?

关于反思,你理解到几层?

3.我的整理

根据成甲对反思实质的分析,我想把采铜的10个反思维度重新归类。

关于反思,你理解到几层?

001.双环学习和反思异曲同工

我在前一篇文章《双环学习》中提到过双环学习的手段就是复盘和反思,从而达到提高心智的目的。

双环学习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产生现象的根本原因和假设,从原因和假设处进行校正,最后再去得出最优解决方案。

“双环学习”是不同层次的问题解决逻辑,对行动背后的想法加以检视,反思我们看问题的心智模式,进而才能采取真正有效的行动。

著名教育家克里提克斯(Criticos)说:“经验本身有价值吗?并非如此——真正有价值的是在对经验进行反思之后的智力发展。有效的学习来自有效的反思而非积极的经验”

从克里斯·阿吉里斯,克里提克斯到采铜和成甲,都是选择从战略层面对现有问题进行反思,从而使认知和心智取得根本性提升。

002.预期的重要性

按照采铜反思的机理,如果没有预期的目标和计划,就谈不上反思。

因为没有预期目标,就无所谓事情或者工作的好与坏,没有比较也就没有差异,更不会看到自己的缺憾和劣势,也就没有提升的空间,没有从经验中学习的意义。

因此,事先制订合理、清晰、明确、可操作的预期目标与计划,对于反思和自我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在处理事情过程中已经了解到自己设计预期不合理,可以进行采用“亡羊补牢”的补救措施,如果自己不能发现这个漏洞,也可以请其他前辈或者朋友来纠正。

记得最后在反思阶段,认真找出预期的存在缺陷或者漏洞的原因,以及改进和提高措施,这是避免以后犯错的重要手段之一。

反思的目的:首先是反思事情背后的心智;二是反思事情背后深层次的认知层次。


4.傅盛的认知理论和反思层面

反思本质是在思考自己的认知层次。认知思维所具有的超越性不可想象。正所谓,擒贼先擒王。这个王,从某种维度看,就是认知。

反思其实也是自我博弈:即一个人要能不断自我反思。反思也是分层次的,傅盛把反思分成了三个层次:

图片来自傅盛

第一层反思,较为普遍,叫客观环境反思。反思时,只回顾客观困难。想当然假设,如果自己掌握更好资源,就能重新解决难题。这叫第一层反思。

第二层反思,进了一层,叫心态反思。认为自己不够投入。言下之意,只要投入,就能做好。

第三层反思,更难了,叫能力反思。认为自己可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我曾经就反思过自己是否具备做CEO的能力。有一段时间,甚至很崩溃。心想:我这么一个在乎别人感受的人,做CEO,太痛苦了。


5.我的反思方法和步骤

关于反思,你理解到几层?

把问题从关键度和解决度两个维度进行划分:可以很轻松地判断出一个问题的关键因素,精力和时间分配及价值配比。

在这个矩阵中最值得费精力和时间的工作是关键度和解决度高的问题,其他类型的问题可以轻松解决,节省时间和精力。

5.1反思步骤

下面是我反思问题时的大概提纲,咱们一起看看:

001.事件的根本目的或者预期是什么?

002.事件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

003.这个事件有关的人物和因素有哪些?

004.哪些是事件的关键人物?

005.哪些是事件的相关人物?

006.哪些是关键因素和原因?

007.哪些是次要因素和原因?

008.解决这个问题有哪些方法?

009.哪个方法最有效?

010.解决这个问题,你现在拥有哪些条件或者资源?

011.哪些资源是最关键的?

012.解决这个问题,你现在欠缺哪些条件或者资源?

013.如何去弥补这些条件上的欠缺?

014.你的时间规划是怎样的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015.我利用了哪些能力或者优势?

016.我还需要提升哪些能力?

017.我的哪方面的能力不具备?我该如何发展能力?效果如何评价?

018.最后一步,实施并执行反思计划。

019.我在执行的过程中投入或者专注吗?分析原因.

020.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事后反思----对反思的反思。

所以反思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常常按照这个模式来进行。看看这些问题到底反应了哪些认知和心智模式。

请忽略美观,只看内容

这个模型是组织行为学里的一个模型,也可以称其为"知能愿模型"。实际上,它不仅可以用来分析组织行为,还可以分析个人行为。

通过这个模型可以很轻松的判断出行为和结果背后深层次的认知。

图片来自某群成员

5.2反思培养

运用我给出的反思步骤和问题解决价值和精力和时间配比,如果坚持1个月,反思能力一定会提升;如果坚持3个月,心态能力会渐进为能力反思层面;如果坚持1年,刻意训练就可以结束了,因为它已经变成你的习惯了。

001.积累

看书的时候,看到一些有意思的事件把它记下来,思考事件的本质和根源,作为自己的理论素材,有空可以拿出来看看。

当然最好把这些素材分类管理,找出根源属于认知的哪个层面。

002.输出

坚持一周2篇文章,必须反思自己一周的失误和成功。尽量分析自己的失误,也可以分析别人的事件反思自己的心智。

当然如果没有时间写文章,也必须写出反思关键点。

003.模型练习

坚持每天给自己一个小案例,用30分钟的时间,先自己给出解决方案,然后虚拟执行解决/论证这个案例,最后反思自己是否具备能力,不一定要写下来,也可以自我对话,自我博弈。同样,过程中尽量使用积累的素材。

004.建模

如果是你自己构思的结构,也可以整理到素材库去。这个训练是最关键的一点。

005上帝视角

我擅长用的反思方法是上帝视角:上帝视角,也就是从第三方视角看待自己的变化。变化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痛苦。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站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俯视众生(嘻嘻,想象一下),像看电影一样观察事情的全过程,而当下的你注视着先前的你。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竟然能清晰地观察别人(就是自己)的言行,审慎的分析言行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他(自己)应该怎么设计预期,如何精准操作,如何采取补救措施。

006换位

在与多人合作的过程中,我先把自己抽离出来,分别进入不同的人员角色,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找出关键人物和关键问题。这种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做自己的一个冷眼旁观者和批评者,这是一种修养,它可以使我们保持某种清醒,避免落入自命不凡或者顾影自怜的可笑复可悲的境地。——周国平 《碎句与短章》 ​​​


希望我整理的这几位读书大咖和大牛的关于反思的内容可以帮到你!一起加油吧,小伙伴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