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想法读书

认知的囚笼

2022-06-27  本文已影响0人  如是说vv

小时候都学过唯物主义,然后就鄙视唯心主义。觉得像王阳明这种人是痴人,花在不在怎么可能因为你看不看它而受影响呢?

慢慢地,知道了薛定谔的猫,知道了测不准原理。当观察对象与被观察对象有关联的时候,观察对象的观察已经影响到被观察对象的状态,也就是王阳明的名句。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 《传习录》

这到底在说啥呢?

其实,在你没有形成认知、没有建立世界观之前,世界就是客观的,但一旦你形成了认知、形成了世界观,你对世界的看法已经带上了主观的认识。

就像我的父亲和母亲,对待同一件事情,比如邻居的一个行为,我父亲看到的是阴谋,邻居为了占有我们家的土地而做出来的一系列行为;而我母亲看的,不过是邻居的善心。

到底是谁对谁错呢?

其实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带着不同世界观来看世界的时候,我父亲得到的是被迫害妄想,而我母亲得到的是邻居们的爱戴。

当我父亲得了慢性病,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他只看到自己有多么的痛苦,觉得自己是这世界上最可怜的人,这种痛苦生不如死,而且怀疑一切医生说的可治愈的可能性。而同样有各种慢性病的母亲,因为有自己的宗教信仰,相信只要诚心向佛,并且听从医生的安排,一切都会好起来。

这也没有谁对谁错。

只是,我父亲的认知把自己推向了深渊,而我母亲的认知让自己心胸宽广地对待每一天。

而人的认知囚笼还非常难打破,因为所有不符合他认知的信息要么被忽略、要么被排斥,他只相信自己相信的信息,只看自己相信的信息,让这个囚笼愈发坚固。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抑郁症患者没办法走出抑郁的原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