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2022-04-26  本文已影响0人  席琪

第三十二章(2021.12.6学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道”永远是无名而质朴的(干净的不加修饰的),它虽然很小不可见,天下没有谁能使它服从自己(没有人能管理道)。侯王(公司老板)如果能够依照“道”的原则治理天下,百姓们将会自然地归从于它。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人们不必指使它而会自然均匀。治理天下就要建立一种管理体制,制定各种制度确定各种名分,任命各级官长办事。名分既然有了,就要有所制约,适可而止,知道制约、适可而止,就没有什么危险了。“道”存在于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归流于它,使万物自然宾服。 偏理论化。 刷短视频,越刷越笨,脑子就萎缩了,脑子越用越发达。 始于信而终于觉。理解并相信道的存在,了解道在世间或出世间的运行规律,包括我们人类行为及生活(婚姻关系,父母关系,社会关系,事业发展等)的规律,之后心生觉悟,能够知行合一。 不能始于信而终于信。光相信,而脑子里没有思考,就是迷信。 道生天地万物。 亚当斯密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就是老子的守道。 政府做守夜人,不要过多干预,让市场自由发展。有为就是乱作为。 孩子不学习,干预最终没有用。 制度一开始就有,公司越来越大,制度会越来越多,但问题依然会存在。 历史上各朝各代一开始政治清明的时候,法律制度特别少,到最后会特别严苛繁琐,连法官都不知道有多少条。这样就偏离了道的状态,就不符合道了,所以要“知止” 做公司要抱朴守中,不要搞太多的制度,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为道日损,没用的撸串,闲聊,都减掉。 一味追求形式的东西,离道越来越远,就越危险。 功名利禄都在心里,本自具足。 无我,才能看清本性。 道是本体,万事万物都是型,都是器,都表面现象,都是缘起性空,都会消灭,除了天地都会随风而去。 尘归尘,土归土。不必过分追逐太多名上的东西。 关注事物的本质,常常回去看看自己的本质,自己的内心,时时勤拂拭,不离道,不离中,不离朴,不离于婴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