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马克思:关于黑格尔左派的卡尔·马克思
虽然对于官方哲学并不亲近,但还是不得不承认,西方哲学的范畴中,自己辜负最多的便是马克思主义。
所以这一篇文章算是我经年间的愧意,以及对马哲深厚地致敬。
谈谈马克思:关于黑格尔左派的卡尔·马克思但我暂时也不想谈中晚期的马克思,我想谈谈他的早期,那时候我所认识的卡尔·马克思,信奉唯心主义,自然主义,人文主义,是个德国古典哲学家。
那时他很年轻,睿智,敏感,是个纯粹的天才。
那是令人致以厚意的,他思想之活力与敏锐度的巅峰时期。
后来我们将之称作黑格尔马克思时期。
他受教于德国古典哲学,他信奉过黑格尔,但他同时又试图超越黑格尔。
他撰写《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运用黑格尔式“严格的审察”反顾审察黑格尔哲学,对黑格尔及其哲学系统提出批判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早期最为核心的哲学理论:
马克思异化理论
所谓“异化”,最初源自于黑格尔对人类意识发展之状态描述,其意义在于区分观察者本人与观察者反映的客观世界,并且再次基础上延发出整体性的概念,即主体与客体成为同一。
对此黑格尔的观点是当把主体外部看作独立客体时,主体就从客体中分离出来了,而对客体产生的陌生与格格不入感。
在此基础上,黑格额批判了法国大革命和资产阶级社会,他认为工人与资本家只代表部分人的利益,这点在黑格尔的著作中曾明确阐述过:
只有政府工作人员组成的普遍阶层才能树立良好的秩序,因为其立足基础更加广泛无偏见。
青年马克思批判了这一观点,他在《论犹太人问题》中写道:
官僚阶级不代表全人类,但我们需要代表全人类的立场,我们需要解放全人类。
接着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写道:
谁来实现这一伟业呢?
正是在这篇导言中他第一次指明对象是无产阶级。
这么说的原因在《巴黎手稿》中得到了阐明:
因为无产阶级是被异化最严重的对象,所以他们愿意克服异化
这份手稿中马克思重新诠释了黑格尔的异化思想,并将之赋予崭新的马克思的内涵。
黑格尔认为异化是意识的问题,也是人类世界的常态,并且希望通过人的思想战胜异化。
马克思则将之归结于现代化之产物,而并不是人类世界之常态,劳动成为商品,利润诱导经济,私有财产出现,促使我们进入异化阶段。
马克思则指出异化阶段有四个维度:
首先是商品生产的商业社会。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创造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个术语,描述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商品生产社会里,劳动产品对工人来说是一个异化的存在,这种情况下劳动价值的实现,实质是让工人失去其价值。
其次,生产行为本身导致异化。
对于工人而言,劳动受到外物之驱驰,并非源出内心,工作中其自身价值并非被肯定而是否定。
再次,异化也源自于我们自己本身。
马克思对自然属性下的人,提出过一个理论,即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使我们改变物质世界,满足自我需求。然而当我们处于商品社会中时,劳动使我们成为人类,也使我们异化。
因此我们被人类本质所异化,而马克思以为商品社会最可怕之本质莫过于此。
最后,我们被我们的同僚所异化。
马克思阐明且以为在现代化、现代工业化、以及城市生活的各种特性中,充斥着利益最大化的自私个体。人们遵循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的思考方式,以其最廉价的方法达到目的,把他人当作物品、把同类当作的工具,而在人际交往中一切行为的出发点都是私利,我们缺乏怜悯心,缺乏爱心,缺乏同情心,这是马克思所阐明且以为的最糟糕的异化。
最终,马克思用历史唯物主义来描述其成就,但在这时,那是他还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不是那个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家。
他的剥削观尚未形成。
他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观也尚未形成。
他会避免使用唯物主义,转而是使用自然主义(并不低估精神中意识的重要性,只不过在意识与自然中更加重视自然)
其实不必也无需赘述马克思异化理论的重要性——撰写于于十七至十九世纪,却对二十世纪产生了奠基般的影响力。
确实可以用“难能可贵”形容了,甚至用“无出其右”形容亦不为过。
单提一笔,阿尔贝·加缪,个人自始至终非常喜欢的一位法国作家,其代表作《异乡人》正是孕育于异化理论。另一位作家弗兰兹·卡夫卡,在中学阶段就对我产生过较深刻影响,同样运用了异化观念。
可见二十世纪的文学中,“异化”二字无处不在。
作用于二十世纪哲学社会学,有过之而无不及,其重要性可以说没有异化理论便没有阿多诺、不会有霍克海默、也不会有马尔库塞;甚至不会有文化理论,不会有鲍曼、科拉科夫斯基。
可是马克思又为何得出这一观点继而将之抛弃呢?
这就要求这我们把目光投向第二个马克思。
那个我们更为熟识的,犀利而成熟的历史唯物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