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从一本「烂书」中获得不凡见解
全文2.7千字,约需6分钟,可以直接读最后的总结性摘要。
昨天看了一本《转向:用工程师思维解决商业难题》。挺有收获,到豆瓣看评论,评分只有6.6分,算是一本评分不高的书。但我给它打了8分(4星)。
很多读者在购买和阅读前后都会参考豆瓣评分,我觉得有必要谈谈。《转向》一书有87人评价,样本量比较小,就算总共卖出2000本,87不到5%,这个评分有没有代表性呢?
还有一点,什么样的人在读完后会专门到豆瓣打分。一部分是以读书为职业,通过评价引流。
更多打分的是觉得没收获的,浪费时间浪费了钱的,上来泄泄气。认为好的,有启发的评价动机倒不强——也就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我会对豆瓣的评分自动加1,6.6分在我眼里就是7.6分,完全值得推荐。
什么影响我们对翻译后的中文版图书的评价呢?从三个层面考虑:
原文质量
翻译质量
读者预期
先看读者预期。
1.读者预期
我看了下打分低的简短评论都是说文不对题,没有说到用工程思维怎样商业解决问题,也没有告诉读者工程师如何解决现实问题。
这个锅得编辑背。我发现中信对书名的处理比较随性,人家原书叫《Applied Minds: How Engineers Think》,直译就是《应用思维:工程师如何思考》。
而出版社改成《转向:用工程师思维解决商业难题》,读完后我都不理解这个「转向」有什么意义。
但副标题给读者建立的预期——一本教我们怎样用工程思维解决商业难题的指导书。可实际内容却是 How Engineers Think,是工程师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具体做法。
编辑是想通过改名增加销量,可效果也没达到,这是2016年中出版的书,现在买到的还是第一次印刷版。
怎样识别这种挂羊头卖狗的现象呢?
我在星球分享过,我们需养成一个习惯:
在读翻译过来的书时,花几分钟看一下原书名。
先找到原书名,明白原书名的内涵,对理解全书很有帮助。很多引进的书,为了市场推广,吸引人眼球,销量等各方面考虑,出版时用的名字往往离题万里,甚至曲解原意。
比如我解读过的《Atomic Habits》,译成了《掌控习惯》,如果你用几分钟搞明白书中 Atomic(原子)的含义,就更容易抓住全书要义。
「原子」这个词用的很妙,而「掌控」是个模糊的抽象动词,根本传达不了什么有意义的信息。
同样,英特尔创始人安迪·格鲁夫有一本《High Output Management》,翻译成了《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一个毫无意义且略显鸡汤的名字。
一个坏名毁了一本好书。《High Output Management》是格鲁夫首次将制造业中的「产出」概念导入经理人的工作核心,是教经理人提升管理效率,取得更高产出的方法。国外卖的很好,国内反响一般。
2.翻译质量
再看翻译质量,这本书翻译质量虽算不是上等,但很通顺,术语也很准确。第一译者凌复华,是一位有经验的老译者,比国内一线作者的文字功底都要好。评论说翻译生涩的部分读者,可能是背景知识欠缺而造成的理解困难。翻译质量打8分也不为过。
3.原文质量
最后看原文质量。评价主要集中在故事讲的太多,像一本故事会。如果你读一些近二十年出版的书,会有这样的感受:
社科书几乎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一点真知灼见被大量的故事和例子包裹起来。
如果编辑做的体贴一点,会在前面提供引言和摘要,章节末有总结,附录中列出核心要点。希思兄弟的书,Tiny Habits 都是比较好的例子。
但很多书需要读者自己揭开这一层层绒毛,提取出混在其间的思想见解。
那么为什么作者不直接上干货,不要整那么多故事和案例,既能省篇幅,省纸,还省创作和阅读时间,不是对大家都好吗?
除了字多一点,书厚一点,定价高一些让作者有更多的版税收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故事和案例的存在是必要的,能帮助我们理解和记忆。
有两种方式理解,一种是从干货(前辈们总结出来的抽象概念、理论)出发。还有一种是具身认知——人体与环境的交往构成了思维的灵魂和心脏。
抽象建立在具身基础之上,它是感官的延伸,但无法代替感官本身。而故事和例子则提供了这种具身认知。
古代文学评论名著《文心雕龙》中有这样一句「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当你弹奏了一千首曲子后,就能真正听懂音乐了,好的和坏的立刻就能分辨出来;在你看完一千把剑后,再碰到一把新剑,就能马上识别出这把剑的好坏。
大量的故事和例子帮助我们:
从真实的情境中收集大量数据和实例
从这些数据的细微差别中找到规律,发现「模式」
因此故事案例不可或缺,要讨论的只是度的问题。在创作时作者会锚定一个想象中的读者群,如果你知识储备跟他锚定的对象比较吻合,你读起来就比较舒服,收获也大。
低于这个读者群或者高于都会不舒服。假如你的相关知识比较丰富,或者还原抽象概念的能力比较强,就觉得作者提供的例子太多,太啰嗦。
这需要读者和作者合作解决。因为每个人的知识背景,概念库都不一样。读者不能依赖作者创作出完全适配自己的内容。
在阅读时,我们想收获更多,就要主动筛选,根据自身知识储备和能力选择适配的知识学习。就像在一片麦田中:
有的小麦成熟后大半露在麦壳外,有的只露出一点,还有的包裹严实。有经验的庄稼人能将所有小麦全部从麦穗中脱粒。
一个有经验的读者也是,需掌握将要点从故事和案例中剥离出来的本领。在ADUR阅读框架中,A(评估)和D(探索)是在标注我们要提纯的内容。
而在提纯过程中,当我们从创作者视角出发,主动跳读,就更容易抓住作者要表达的重点,与作者产生共鸣。
高效的阅读是写作的反向工程。作者不会是线性的创作,通常会先确定主题,列好大纲,再逐步提出观点,到最后再补上细节(故事,例子)。
因此,我们阅读时不能线性平均分配精力,而是:
1)认真阅读引言,章节介绍,章节标题;
2)直接跳到结论;
理解的话继续下一章。不理解就阅读每段的开始句和结尾句,特殊排版和特殊字体部分。最后才关注细节。
西方有句谚语:
如果你打算做一件事,你总能找到一种方法;
如果你不打算做一件事,你总能找到一个借口。
我模仿一句:
如果你认为一本书有价值,你总能找到一个优点;
如果你认为一本书没价值,你总能找到一个缺点。
TL; DR (总结性摘要)
本来有感而发,简单写几句的,又写了这么长。总结一下:
1.豆瓣评分可参考,偏差也很大。特别当样本量很小时,参考意义都没有。
2.读翻译后的书时,要认真看看原书名,能帮我们更准确的定位主题。
3.用故事串连思想已成一种固定的写作模式。我们也没有必要线性读完全部文字。要掌握跳读技巧,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选择性阅读。
4.译者在译后记中说评价一本书是否值得精读有三种方法:
一是看前言后语
二是浏览目录
三是乱翻法,就是随机抽读几页。
希望这些方法能帮你节省时间,高效阅读。至于《转向:用工程师思维解决商业难题》书中谈到的工程思维,我会专门写一篇文章。
如果你想学习怎样将事做成,怎样创造和将事情规模化的思维方式,我推荐你读读这本书,先从译后记开始。
注释:[TL; DR]:Too Long, Don’t Read.太长,不读。总结性摘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