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孩子的父母都是讨好型人格
学习育儿好久了,早在大宝小时候就听说了“世间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而且还在台前激动地跟大家分享。结果这么多年来,对于孩子独立自主的训练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能让孩子养成习惯。没有相应的行动和习惯,自然是没有坚定的独立自主的心念的外显。而且还一直觉得自己努力走在在训练孩子的路上,今天突然意识到真实情况是,自己原来一直都没能拜托替代和包办。而且最根本的原因是自己的讨好型人格。
包办替代孩子做事被看作是溺爱,但是实际情况是父母在讨好孩子。父母怕孩子不高兴,怕给孩子童年留下不好的影响。实际是父母怕影响和孩子的关系,似乎你坚持让孩子自己做事,他就会因为被强迫,因为累,或者什么,会不高兴,你们的关系会被破坏。而各种教育都强调爱,说良好的亲子关系是进行任何教育和影响的前提。所以父母不想甚至可以说是怕破坏关系,对于自己的孩子都不敢大胆的去管,坚持的去要求。
讨好型人格其实不止体现在和孩子的相处中,其实在所有人际关系中,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都会不自觉的讨好对方,而忘记自己,没有了原则,没有了主见,或者有主见也仍然随着别人的意思说,违背自己的内心。
今天的一件事情让我非常清楚的看到这一点,相信自己从今往后能更加坚持自己了。上午我在学校安排的小区门口值班,有一个人走过来,一看是离家最近的超市里的打工的大姐。“原来你住这里呀。”我说。她也客气的回话,一边走到跟前来在登记本上记录,我还给人家量了体温。我们是早就认识的,每次去超市购物都会打上个招呼。
下班又去超市买菜准备做午饭,她正在蔬菜摊位整理。我正好要拿蒜苗,她在收拾蒜苗掉下来的土。看到我拿蒜苗,对我说了“这上面土可以磕磕。”我知道她是为了我好,也不自觉的看了一眼后回应“嗯,土还不少。”让后就拿起一把蒜苗磕磕磕土,还拽了拽。这在往常可能也没什么太多感觉,但是这次不一样。我把蒜苗装到塑料袋子,她给拿到秤上称重标价,一边说了句“其实人家进货的时候也是带着土的。”
我一下子觉得很惭愧,很受辱,不是她在羞辱我,而是我自己。我回头想,在她告诉我土可以磕磕的时候,我的回应应该是“没事,差不了事儿。”那些土的重量有一块钱吗!我在乎那一点重量吗!我为什么要去磕磕蒜苗根上的土?!
我想到了,她在用她的方式讨好我,而且我知道她的好意,也迎合上去。一点没想拒绝的事,因为接受别人的好意,顺着她去说话做事,就是为了关系更好。或者更准确说是怕不回应别人的好意,就会伤害到对方,关系就会有裂痕,然后疏远。其实是自己怕失去,失去了关系,好像也就失去了自我。结果就变成了为了迎合她人,而没有了自主的思考。这还是小事,如果大是大非面前,是否也会忍不住对别人看似对你的好自然回应,而主动被勾住呢。
再者对方也不过是讨好的客套话,无论你因为什么样的原因做了任何事,结果和影响都是自己负责。怎么可以为了迎合她人而没有自己的判断呢!
想清楚了这一点,也看到了它和溺爱间的关联,马上下定决心,再不替孩子做任何他能做的事。真正的爱是为子计长远!他一时不高兴,生气,他甚至可能说你狠心,他会想,或者也会跟别人说,妈妈很懒什么都要他自己做。我怕这些吗?即使在他们离开我们身边之前,孩子们一直会因为我坚持让他们做他们自己能做的事而有同样反应。但他们会在离开我走上社会时,理解我的良苦用心。更重要的不是希望他理解我的用心,一直不理解也没有关系,只要他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行动相伴终身,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快乐的人就够了。
所以今晚有几张有意义的照片,一定要留下。

这一张是小宝整理后的沙发。每次他学英语看书都是在沙发上窝着,一边到处转。把沙发弄的一塌糊涂,靠背都踢到地上。然后就是该吃饭吃饭,想玩耍玩耍,沙发就成了我或者他爸爸的事了。这一次也不情愿,在我宣布了我的决定时,他过来打我,他非要我和他一起收拾,我都平静地做我自己。他收拾完之后,我很惊讶,夸他。爸爸回来看到了,也夸他。他好开心呀!而且再次躺倒在沙发上的时候很注意,起来的时候,沙发的样子丝毫没变。

正在洗的是孩子们床上的夏凉被。是大宝拿出来放到洗衣机里,放上皂粉启动了洗衣机。本来也没那么要紧洗这个,但是正好洗衣机里有两件衣服要洗,就喊大宝把他们的被子洗洗,教他让他自己操作。因为我心里决定了,衣服以后也让他们自己洗。大宝积极的去拿被子,只是在我要他放皂粉,启动的时候看了我两眼,意思是“你确定要我做?”

这两袋方便面更需要记录下,因为今天一天没让大宝吃饭,在晚饭的时候。他听见我和小宝开饭了,又喊饭做好了吗,又出来问他可不可以吃。在看到我的坚定后,问可不可以他自己做。我说不管。他先说炒面,问我可不可以教他。当然可以,好事呀!我又建议他可以煮方便面。告诉他方便面在小房儿,我们住四楼,没有电梯。从来去小房拿东西,他几乎是不去的。而我只是着急,或者干脆自己去拿。今天他还是习惯的说“妈妈你去帮我拿上来吧。”我重复了一遍“妈妈不帮你们做你们能做的事。”他立刻就开始各屋找衣服换下睡衣,穿上出门的衣服,拿上钥匙出门了。不一会儿就拿了这两袋方便面上来,马上又把衣服换掉。像这样有耐心真是难得。
而且孩子们都很开心,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打算的事情度过的时间都更有条理计划和意义,也更快乐。那是成长的快乐,是与事物链接的快乐,是自信心增长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