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你学历史41——"岁币"带来的影响
“岁币”特指宋朝依据合约规定向外族输纳的钱物或者地方特产,因其按年缴纳而名,其意最早见于《宋朝事实类苑》“偿岁以金帛济其不足于体无伤”。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是影响整体政局演进的大问题;北宋最主要的外敌是契丹辽朝,后亡于金,南宋的主要对手是金,后亡于蒙古,在与少数民族政权共生的过程中,战争间隙的和平环境润滑剂除了"榷场"就是"岁币",所以有学者认为全宋朝319年的记录,无非是军事的挫败和退却,所有的例外是以‘岁币’为名向北方少数民族购得的和平,即送“岁币”换和平。那这一持续了几百年的宋代外交政策,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方面有哪些影响呢?
首先,暂时解决宋朝北方边境安定对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宋朝相当珍视,始终严格遵守约定。宋朝的北方州县得以安定,生产有所恢复和发展,正如《宋史》记载的,“自景德以来,四方无事,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岁币政策使双方在短时间内以和平、平等交往为基本原则,构建了一个相对稳定平和的边境,为榷场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通过岁币政策,满足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物质欲望,用花钱买和平的方式暂时达到了止戈修文的目的,使民族矛盾趋向和解,出现了120余年的和平历史时期,对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其次,对两宋时期的军事外交政策产生重大影响。当面对游牧民族进攻陷入危局时,宋朝是可战可和的,但从维护统治的角度出发,和对宋朝更具实际效果。以宋辽“澶渊之盟”为例,宋虽小胜于战场之上,却败于讨价还价之中,在战局有利的情况下执意签订了对己不利的和约,这就是从现实角度出发的。在宋朝朝堂上的大臣们眼里,只要是能花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所以后来宋仁宗年间,辽国背信弃义发动战争威胁时,奔赴辽国谈判的宋朝大臣富弼们,底线就是“宁可加钱也不打”。不但把“岁币”加到每年三十万匹绢和二十万两白银,还由着辽国把盟书里每年大宋“赐”岁币,改成了“纳”岁币。其屈辱程度,正如富弼谈判时的悲愤争辩:岂有兄献于弟的?可再屈辱也没用,还是在宋仁宗授意下,咬牙签了约。这种政策使宋朝君臣在心理上形成了花钱即可高枕无忧的传统,对宋朝后来在对外政策上的软弱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间接影响,它成为宋朝与游牧民族外交中解决争端的范本。
第三,沉重加重了宋朝人民的负担。《澶渊之盟》时,一开始宋真宗误以为是每年给三百万“岁币”,吓了一跳却也认了,后来确认是三十万,当场就喜不自胜,把负责谈判的宋朝大臣曹利用一顿重赏。在皇帝眼里,似乎买单很轻松?,在宋朝的统治者“轻岁币”的观念方针指导下下,“澶渊之盟”,辽得绢20万匹、银10万两;“庆历和议”:西夏得银72000两、绢153000匹、茶30000两;从绍兴十二年开始,金每年春季将得银25万两、绢25万匹。这些钱财对游牧民族来说就是巨额财富,对宋代的人民来说就是沉重的赋税。
综上,岁币政策的实施对宋而言是一种另类的和平模式,完全不同于秦朝的武力征服与汉朝的和亲抚绥,在争议声中化干戈为玉帛,暂时解决了与北方游牧民族的纠纷。由于当时政治格局及双方军事力量的实力对比,宋大多数时候均以失败告终,使得岁币政策在处理对外关系时屡试不爽,成为有宋一朝的一项重要政策。岁币政策贯穿宋朝发展的始终,也伴随北方游牧民族的始终,见证了宋王朝的历史,也见证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