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道明:中国版“摩西爷爷”的开挂人生
有的人,他的人生你永远望尘莫及。
并不因为他是天才,只是源于,他有颗永不安分的心。
他,40岁成为俄语文学专家、契诃夫研究权威,却在59岁那年任性转行,60岁学写剧本,75岁拿下中国话剧最高奖金狮奖……
他是中国版“摩西爷爷”——
他的名字叫,童道明。
>>>>>>>>>>>>
美国有位家喻户晓的“摩西奶奶”,她是典型的大器晚成,76岁开始学画画,蓝后成为了美国著名的最多产的原始派画家之一。
“做自己想做的事,什么时候开始也不晚。”这是摩西奶奶留给人们的励志鸡汤。
不过不用羡慕老米,咱们中国也有这么一位老来才开启“开挂人生”的“摩西爷爷”——
他就是我国德高望重的契诃夫研究专家、剧评家、翻译家,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第八届中国话剧金狮奖编剧奖获得者——童道明先生。
人、狮子、鹰、鹧鸪、鹅、蜘蛛,
头上有角的鹿,水中无言的鱼,海盘车,
和肉眼看不见的一切生灵,
总而言之,一切的生命,一切的生命,一切的生命,
在完成了他们悲惨的轮回之后,都死灭了。
几千个世纪里,大地上不存在任何活物,
凄冷的月亮徒然地泛着白光。
大草原上,不再传出鹭鸶在清晨里的长鸣;
菩提林中,不再听到甲虫在五月中的低吟
……
立秋的晚上,北京东棉花胡同一个安静的小剧场里,身着白衣的女演员在台上缓缓念出契诃夫《海鸥》里的名句。幕落。
许久,场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掌声中,一位鹤发苍苍的老人从观众席里站了起来,在大家的搀扶下走到台上坐下。演员们围坐在侧,观众无一人离席,静静地等待着老人开口。
“感谢大家来看我的戏……我也没什么可说的,就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刚才那段台词,是我后来加上去的,一个是为了向契诃夫致敬,另一个也是表明我们的‘海鸥剧社’就此成立了。”老人用平静的语气说完这段话,但聚光灯下,他的眼里分明闪烁着一丝孩童般的激动与兴奋。
>>>>>>>>>>>>
“老学究”变身“老文青儿”
这天上演的三个短剧,名为《三滴水》。它的作者、这位79岁的老人,不是别人,正是那个人生“开挂”程度足以和“摩西奶奶”媲美的“摩西爷爷”——童道明。
要知道,wuli童爷爷在他人生的前60年,一直做的其实是最最沉闷枯燥的“老学究”工作。不过,这个“老学究”的前半生所达到的高度,已让业内许多同行难以望其项背……
在中国知网等学术搜索引擎上以“契诃夫”为关键词搜索,童道明1992年在《外国文学评论》上发表的《契诃夫与二十世纪现代戏剧》一文,至今被引量仍排在期刊论文的首位。
去书店购买契诃夫戏剧集,随手翻阅几个知名出版社的版本,封皮上都印着“译者 童道明”,书中总会有一篇短小精练却言之有物的序言,落款亦是“童道明”。
科科~那么问题来了。人生都已经“功成名就”的童老爷子,为什么到了该回家抱孙子享清福的年纪,却突然跑来跟年轻人凑热闹,偏要做什么“老文青儿”?
不信,来看看童老的创作年表:
1996年(59岁),为纪念契诃夫《海鸥》问世百年,创作首部话剧《我是海鸥》;
2005年(68岁),为纪念冯至诞辰百年,创作第二个剧本《塞纳河少女的面模》;
2012年(75岁),出版第一本剧本集《塞纳河少女的面模》;
直至2016年(79岁),共创作了十个剧本:《秋天的忧郁》《歌声从哪里来》《蓦然回首》《一双眼睛两条河》《爱恋·契诃夫》(又名《契诃夫和米齐诺娃》)《神圣战争》《三滴水》《契诃夫和克尼碧尔》。
二十年,十部剧本,平均每两年一部剧本……ze是要开挂的节奏哇~~
(我如果到那个岁数估计只能流着哈喇子坐在电视机前看央八八点档吧)
《剧本》月刊原副主编王育生在看了童道明的前两部戏后,感慨地对他说:“老童啊,你没白活!这两个剧本的价值,超过了你之前30年的所有戏剧评论。”
北京人艺导演李六乙看完《三滴水》首演后说,“《三滴水》,水滴石穿”,“以小见大,看似简单,实不简单”。
有人说,童老写戏有些像丁西林,不搞噱头、不洒狗血,总带有那么一点文人情趣在里面,平实中闪烁着有价值的内涵。也有人说,童老的戏让人想起契诃夫。
“童先生的戏几乎没有反面角色,关注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爱每一个人,就像契诃夫一样,对世界充满了悲悯的情怀。”一位演员看完《三滴水》后如是说。
戏如其人。几乎每一个与童道明接触过的人,可能在某个瞬间,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契诃夫。用童道明自己的话来说,是1959年与契诃夫的“相遇”,改变了他的一生。
“如果那时候没有遇见契诃夫,现在的我会是什么样子?”
——这个问题,在童道明脑海里萦绕了多年。
>>>>>>>>>>>>
与契诃夫“相遇” 与戏剧结缘
1955年,在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就读的童道明被告知,原本赴苏留学的1000多个工科名额之外,又多了5个文科名额。老师问他愿不愿选文科,童道明想了想,觉得文科也挺好。于是,不久之后,他成为了莫斯科大学语言文学系的学生。
大三时,童道明选修了一个契诃夫戏剧班,期末认认真真交了一篇关于契诃夫戏剧的研究论文。论文讲评会后,老师专门把他留下来,对他说:“童,我给你的论文打‘优秀’,并不因为你是中国人。我希望你今后不要放弃对契诃夫和戏剧的兴趣。”
“就是这句话,改变了我人生的走向。”童道明回忆道,原本对未来未作过多打算的他,自从听了老师的鼓励,便暗暗将“契诃夫”与“戏剧”当成了人生两个最重要的努力方向。
后来,童道明因病辍学回国,面临着无法分配就业的难题。恰在这时,他出于对戏剧的喜爱,应朋友之邀写了一篇关于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文章,登载于《文汇报》上。因文章契合了当时国内的“布莱希特热”,最终成为助童道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块“敲门砖”。
“可以说,是戏剧给了我机会,戏剧成就了我的事业。”童道明感慨。
1972年从干校回京后,连着五年,童道明几乎每天都要跑到当时的北京图书馆,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俄文戏剧书籍。
无意中,他发现了一本名为《空的空间》(俄译本)的书,被里面精妙的戏剧思想所震撼,于是他暗暗记下了书的作者——彼得·布鲁克。若干年后,一个适当的时机,童道明向出版社推荐了此书,出版社组织翻译出版,童道明为书写了推介文章。
如今,彼得·布鲁克已是蜚声世界的英国当代戏剧大师,《空的空间》也成为每个戏剧学习者的必读书目。童道明回忆起那段经历,不由感叹:
“我一个学俄语文学的人,却误打误撞成了国内最早著文介绍英国当代戏剧大师的人,缘分真奇妙。”
20世纪80年代,童道明写就了一系列关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梅耶荷德等俄罗斯戏剧家和戏剧文学的论文,由此迅速进入了中国戏剧理论圈。
80年代活跃在这个圈子里、被人们并称为“杜林童”的三人,杜是杜清源,林是林克欢,童就是童道明。
>>>>>>>>>>>>>
跟契诃夫学会了“善良”与“悲悯”
尽管把俄罗斯戏剧文学大师们都研究了个遍,但让人们记住童道明的,依然是契诃夫。曾有记者将其与童道明交往的动人经历写成文章,标题就是“从一个人身上辨认出契诃夫”。
“您研究了契诃夫这么多年,是不是自己也多少受到了他的影响?”我问。
“那是当然。契诃夫的善良、悲悯,是他最有魅力的地方。没有那种善良,他就不可能写出那些撼动人心的作品。”童老眼望着天花板,沉吟道,“才华也需要道德的支撑。善良也是生产力啊。”
“您所说的影响,不单指您的作品,也包括做人?”
“是的。”他点头。
“难道在‘遇见’契诃夫之前,您不是这个样子的?”我又问。
童老闻言想了想,笑道:“应该说,我受母亲影响,从小就比较心软,不喜与人争,不愿伤害别人,可能也正是因为在契诃夫身上找到了共鸣,才不自觉选择了他……但‘遇到’契诃夫之后,这种善的力量被更加放大了。”
>>>>>>>>>>>>
活在理想与梦里的人
不争,淡泊,宁静,似乎已经成为流淌在童道明血液中的一种人生信条。
尽管翻译了那么多俄罗斯戏剧文学作品,童道明坦言,这么多年来并未因此拿到多少版权收入。“我最大的一笔收入,还是那年国家话剧院排演我的剧本所给的版权费。”除此之外,童道明的很多戏都以低价甚至免费让一些剧院和团体进行排演,尤其是初出茅庐的年轻剧团。
“我喜欢和年轻人打交道,看到他们排我的戏,我就很开心。”童老笑着说。
为了让一群“北漂”的年轻人能够聚在一起演戏,童道明某天忽然提议要成立一个剧社,名字就叫“海鸥剧社”,寓意像契诃夫的《海鸥》一样,为了戏剧理想而飞翔。
几个年轻人感动于童老的执着,纷纷响应要帮助他组建剧社。“那天童老师兴高采烈地给我打电话,说他找到了一些钱,有人要支持五千块,作为启动资金!”演员李秋晨好笑又感动地说,“现在这个社会,五千块能做什么?可童老师想,我们不需要那么多钱,几个人就能把戏排出来。他果然是一个活在理想与梦里的人呐。”
可以感觉得到,童老对于金钱的淡泊,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出于对文学和艺术纯粹性的追求。他总是说,“我的资源够用,就可以了”,“很多时候金钱会妨碍创作,一想到票房,自由就被剥夺了”。
问及为什么晚年要全身心地搞创作,他答:
“我想打破一种成见,认为民营剧场里只有搞笑才能生存。我想证明剧场也可以演出严肃的、人文的、有饱满文学趣味的戏剧。”
童道明掰着指头跟记者数迄今为止他创作的十部话剧,写过了悲剧、喜剧、悲喜剧、荒诞剧、小品……下一部,他想尝试儿童剧。
“我的心愿,是把所有基本的戏剧类型写一遍。”
或许有人会质疑,一个做研究出身的学者,到老了跑来搞创作,不过是玩票而已吧?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
谁都想不到,包括童道明自己,在2012年,也就是童道明尝试戏剧创作的第十六个年头,他与著名编剧万方、何冀平、莫言等共同被授予了中国话剧最高奖项“金狮奖”编剧奖。
>>>>>>>>>>>>>>
“现在不怕死了,我知道了我的使命”
第八部戏《神圣战争》排演完后,童道明曾对身边的人说:“我的剧本创作开始得很晚,在别人都不创作的时候,我开始了……我以前怕死,现在不怕了,因为写了这些剧本后,我知道了我的使命。”
关于使命,契诃夫也曾说过类似的话:
“夏季之后是严冬来临,青春之后是衰老,幸福之后是灾祸,反之亦然。人不可能一生都健康快乐,终将面对死亡。虽然说起来令人伤感,但人应当做好准备直面一切不可避免的,将这一切看成是必然。人要尽己所能完成自己的使命——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我们不知道,是否是在与契诃夫“相识”、“相交”的这些年中,潜移默化地受了他的影响,童老逐渐觉醒了关于“人生使命”的意识,更时刻感到要完成“人生使命”的紧迫。
“我在与我的生命抗争,怕过几年就写不动了,我现在要抓紧写。”他说。
采访行将结束,我忍不住又把那个问题提了出来:“如果当年没有遇见契诃夫,您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那可能,我还是一名研究员,或许,甚至是个博导……”童道明有些不好意思道,“但我的生命之光会暗淡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