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征文」哲学在,自我不再
曾经读到一个略有脑洞的故事:
东山师傅在仓库里称一些亚麻。
有一个和尚跑过来问他:“什么是佛?”
东山说:“这些亚麻称起来五磅。”
这是个只有一问一答的小故事,看起来还牛头不对马嘴。
常听说,答案就在问题之中。问题怎么提?答案怎么给?这是一门哲学。
01
著名的“佯装无知法”,创作人是苏格拉底。在假装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的前提下来提出问题。学会这个方法其实不容易,因为必须保持自己是“空”的。
张五常在《思考的方法》一文中总结了求学的发问主旨,在此可引来借鉴:第一,问题要一针见血;第二,问题要问得浅。第三,要判断问题的重要性。
像“什么是哲学?”,其实和“什么是佛?”是同一类问题。在这里面,“佛”是打南边来的,“哲学”是从西方来的,不属于中国土生土长的文化。
若要说中国的文化,则在一个“道”字。《庄子·天下篇》说:“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中国古代所谓的“道”“术”,不是道家所独占,而是所有人的共同追求。
孔子五十一岁时未能闻道,于是往南到沛地去见老子。
老子说:“我听说你就是北方的贤者。你得道了吗?”
孔子说:“未能得。”
“你是怎么求道的?”
“我花了5年,在度、数中寻找,没找到。”
“然后呢?”
“我又花了12年,在阴、阳中寻找,也没找到。”
老子说:“是啊。如果道可以送,人们就会送予君王。如果道可以给,人们就会给予至亲。如果道可以说,人们就会告诉兄弟。如果道可以留,人们就会留予子孙。然而为什么办不到呢,原因只在于‘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
“道”没办法传递。苏东坡有一篇文章《日喻》说:“道可致而不可求。”
道在哪里?庄子说,无所不在。
佛在哪里?佛陀说,众生皆佛。
那么,哲学在哪里?
孔子对老子说:“我治学《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算是一个专家了,可是那些君王却没有一个愿意采用。是现在的人太难说服?还是大道难以显明?”
老子说:“六经只不过是先王的足迹,而非足迹的来源。足迹是鞋子踩出来的,怎么能把足迹和鞋子等同起来呢?”
老子说,足迹和鞋子不是一回事。
佛说,不可说,一说就是错。
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时间是一条长河,它带走所有的话语,所有的足迹。而我们自己——就穿着那只鞋子。
如果问,哲学是什么?它在哪里?答案,就在自己身上。
02
为什么常说,从小孩子身上可以学到很多?
小孩子的时间很慢,慢到他们可以活在当下。谁还能记得自己一两岁时候的情景?如果不是天赋异禀或者说谎,答案都是不记得——要到四五岁才记得一些事。
可是到了八九岁,人的记性好像突飞猛进,如果给他四书五经,多半都能背下来,但这个年纪却没有多少理解能力。
也许正是由于理解能力的发展,使得我们脱离了实际。
我自幼受书本教育。
由于听信人家的话,认为读书可以得到明白可靠的知识,懂得一切有益人生的道理,所以我如饥似渴地学习。
可是等到学完全部课程,按例毕业,取得学者资格的时候,我的看法就完全改变了。
因为我发现自己陷于疑惑和谬误的重重包围,觉得努力求学并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越来越发现自己无知。
这段话的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是由于学海无涯,慨叹自己读的书还不够多吗?
不是的。他发现读书人的思辨已经和现实严重脱节,他从此抛开书本的研究,开始读“世界”这部大书。这就是《谈谈方法》的作者笛卡尔。
过了250多年,另一个法国人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里写道:
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够帮助我们走向成功的条件是判断力,是经验,是开拓精神和个性!
而这些优良品质,偏偏是不能从死啃书本中得来的。
……
而我们的年轻人,却恰恰在最能出成果的年纪,被剥夺了所有这些宝贵的接触、所有这些不可缺少的学习因素。
因为有七八年的时间他一直被关在学校里,切断了一切亲身体验的机会,因此对于世间的人和事,对于控制这些人和事的各种办法,不可能有鲜明而准确的理解。
这意味着一种可能性:从书本上得来的答案,不足以解答现实生活的问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回过头来看,小孩子不会迷恋书本,他们每时每刻都能对现实世界作出反应。
03
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当我们能够回头审视自己的时候,当审视的深度足够远的时候,哲学产生了。
我过去觉得并且现在依然觉得,《算术基础》这本书是迄今写下的几乎最完美的唯一一部哲学著作。
弗雷格的《算术基础》涉及数的最基本认识,什么是0?什么是1?什么是“单位”?这是对认识世界的审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则审视自己的为人处世。
未经审视的生命不值得活。
苏格拉底认为要审视人生。
世界上有很多宗教、教派迥然不同,但却几乎能够找到一种完全相同的修行方法,“冥想”、“打坐”、“静心”、“内观”等等,它们最终的指向都是一致的,即是对自己的深度审视。
如果一年做一次年度总结,就是一年审视自己一次;如果一个月做一次每月总结,就是一个月审视自己一次;如果每天总结一次,则是每天的审视;如果每半个小时能审视自己做了什么,则是每30分钟的审视……如果审视自己的呼吸、自己的一举一动,你明白我要说什么了吗?
04
为什么有的宗教讲求“开悟”呢?它是一种无法描述的状态。
哲学也一样要达到这样的状态。哲学应该是活生生的,而不应该是头脑的游戏。
当哲学在的时候,自我不再。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古代的圣贤都不留下文字。孔子没有自己的著述;老子只在出函谷关时给关尹写了五千言;苏格拉底一生只进行对话而没有写作。
当文字产生的时候,心灵的状态也产生了变化。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黑洞是宇宙中能量最强的天体,它从不透漏任何自己内部的信息,哪怕是一束光。
而人也遵循一样的道理,自我像太阳光一样,它想源源不断地让外界看到它的主体。
只有当哲学在身,自我才不再闪耀。哲学的所有问题、答案都在自己的身上。
《庄子·齐物论》讲南郭子綦“隐机而坐”的故事很有意思,也正是蔡志忠漫画庄子的书名《自然的箫声》的由来。在这个故事中,南郭子綦
对侍立在旁的颜成子游回答如下:“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
最后再引用《老子》的一句话: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
文/似或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