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复为人
所谓世人,不就是你吗?
——太宰治
《人间失格》。看整本书的过程中我的情绪是很低沉的,会有代入感。是的,好几处的心理描写,仿佛就是自己某事某刻的心境。可转念一想,生而为人,总会有两面或者多面。世间本没有本善和本恶,只是人对心性的控制能力不同而已,而恰好太宰治把最真实,最不容易让人们接受的一面表达出来了。写完这本书后他选择了自杀,是因为他迷失在人间吗?不,只是他看得太透彻了。
除却序言和后记,主体描写了主人公叶藏的人生遭遇,在自我伪装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酗酒、自杀、用药物麻痹自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有趣的是其实叶藏的命运从一开始就交待了,竹一的两个预言。“极度恐惧他人的人们反而盼望目睹更加凶恶可怖的魔鬼的心理。越是胆小怯懦的人越是祈祷暴风雨更加猛烈的心理。”悲哀的叶藏从小就以丑角定义自己,伪装自己来取悦别人,为什么要这样?大概是因为“我的不幸,是丧失拒绝能力者的不幸。我一直为一种恐怖所威胁,仿佛一旦拒绝了别人的引诱,那么在对方的心里,都会产生永远无法修补的,令人扫兴的裂纹。”不抵抗,即罪乎?看着看着,会有种无力感。可是,他却沉浸在其中,无时无刻不处于恐慌当中,害怕他人看到真实的自己,于是千方百计地隐藏,“丑角精神”大致贯穿整本书。
个人觉得手记三部分有两处高潮,一处是叶藏无法忍受苟且偷生的屈辱,决意和永子一起跳海自杀,他自杀未遂,而永子死了。他的行为引起了家里人的愤怒,不得不与家里断绝关系。另外一处则是良子因为过度信任他人而受辱,纯真之信任心,即罪乎?叶藏陷入自责,软弱、无奈,连发句牢骚愤怒都没有。他对自己唯一的依靠也产生了怀疑。
有人说这部作品还没有完结,但其实叶藏之后的命运不得而知,我们仿佛觉得他死了才是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