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阳光2018初级研修研修日记

心理冲突概述-《心理治疗基础》读书笔记20181016

2018-10-16  本文已影响117人  韩璐_hanlu
图片来自网络
心理冲突是指,两种互相对立的情感或欲望同时并存于一个人的心里,当事人既不能放弃其中之一,又无法将二者协调统一起来,从而体验着紧张、不安或其他不快甚至痛苦。

“为外刑者,金与木也;为内刑者,动与过也。”(《庄子.列御寇》)这里的“内刑”指的就是心理冲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来自外面的刀斧和棒枷使身体受刑,而情欲发动摇作和因过错而后悔内疚等使人精神受刑。

心理冲突人皆有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体验到不同类型的冲突。比如:想去看演唱会又想和朋友吃饭,想喝可乐又怕长胖,过年想坐飞机回老家又不想多花钱,想开车又不想多费时间,想坐火车又不想耽误时间……只要不过分地纠结于某事,就可以认为是正常的。

心理冲突的类型有以下四种:

双趋冲突:当两个目标都是自己想实现的,但一个目标的实现会使另一个目标无法实现,就会产生双趋式的冲突。 比如:喜欢看足球的同学既想看世界杯,又不想影响期末考试。这样的冲突就会产生看与不看的焦虑,导致心理压力。

双避冲突:指同时有两个可能对个体具有威胁性、不利的事发生,两种都想躲避,但受条件限制,只能避开一种,接受一种,在作抉择时内心产生矛盾和痛苦,如前有狼后有虎的两难境地。如既不想用功读书,又怕考试不及格,于是出现的"二者必居其一"的心理冲突。

趋避冲突:指同一目标对于个体同时具有趋近和逃避的心态。这一目标可以满足人的某些需求,但同时又会构成某些威胁,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使人陷入进退两难的心理困境。如大学生既想担任学生干部使自己得到实际锻炼,又怕占时太多,影响学习的这种两难选择。

双重趋避冲突:可以视为趋避性冲突的复杂表现形式。

心理治疗中所谈到的心理冲突,主要是指神经症性心理冲突。神经症(neruosis)是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觉察到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品质性病理基础。(许又新,1992)神经症性的心理冲突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大脑病理形态学改变作为基础。
2.心理冲突持久存在,通常持续一年以上。
3.心理冲突的痛苦令人难以忍受,病人力图从这种痛苦中摆脱出来,却反复失败,不能自拔。
4.心理冲突妨碍了正常的心理功能(如集中注意,良好的记忆,有条理的思考,相对稳定的心情,作抉择并付之于有效行动等)或导致社会功能受损(如不能上学,不能上班工作,不能操持家务,造成人际关系不和或不能正常地与人交往等)。

第四点对于区别病态和非病态是必要的。

对神经症性心理冲突进行心理治疗之可行性和有效性有以下两个前提,也是理论根据。

1.心理冲突凡人皆不可避免,这就使神经症病人的心理具有可理解性。
2.心理冲突可使人陷于非建设性甚至破坏性的病态,也可以成为人们进行建设性甚至创造性活动的动力,这就使神经症心理冲突发生建设性转变成为可能。

从现象或事实的角度来说,心理冲突有常形和变形两种。

心理冲突的常形有以下特点:1.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涉及大家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2.有明显的首先性质。比如说,一个有家室的男人又遇到一个让他心动的女孩,是要妻子还是要情人,是离婚还是不离婚,这种冲突就符合以上的特点。

心理冲突的变形也有相应的特点:1.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或者涉及到的是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2.不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比如,某人陷于吃药还是不吃药的痛苦冲突之中:吃药怕肝硬化和上瘾,不吃药怕睡不着觉,这种冲突无关道德,又不是什么大事,是常人所不能理解的。

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出现头痛、失眠、记忆差或内脏功能障碍,原来不明显的心理冲突便会尖锐化,也很容易发生变形,例如明显的疑病症状。

对神经症性的心理冲突一般可以采用下面的评分标准:

心理冲突概述-《心理治疗基础》读书笔记20181016

总分不小于6分,神经症的诊断是可以成立的,4-5分为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观察确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