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南宋政治家教你读书之法
一场冬雨一场寒,躺在床上了!
摔了一跤,胳膊疼得夜晚醒来,也许天气有关,冬季潮湿阴冷,加上照顾孩子感染,又生理期痛经……
三管齐下,蜷缩在被子里像只猫。孩子爸爸取绰号“豌豆公主”。
无肉使人愁,无竹使人俗,无痛使人倔。
在倔强要强的人,扛不住给你几次疼痛,分分钟顿悟人生大义,健康乃第一法则。
可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多无趣,反而这几日躺着看书,实乃惬意。
1、
看看《容斋随笔》,作者是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洪迈,他的这本随笔也是毛主席常翻阅的。
看了几篇批判文,觉得很有趣。
他比较《史记》和《前汉书》:
《史记·卫青传》:“校尉李朔、校尉赵不虞、校尉公孙戎奴,各三从大将军获王,以千三百户封朔为涉轵侯,以千三百户封不虞为随成侯,以千三百户封戎奴为从平侯。”
《前汉书》但云:“校尉李朔、赵不虞、公孙戎奴各三从大将军,封朔为涉轵侯、不虞为随成侯、戎奴为从平侯。”
他说:欧阳修认为,在《进新唐书表》这本书里,记载的事情比之前的有所增加,这里面用的文字却比之前的有所减少。
欧阳修说文字简洁明了。
但洪迈并不怎么认为,他觉得文字是否需要简洁明了,是根据文章来的。一般文章最重要的在于阐明思想,文字的繁密与简约都有其适当的情况,并非越简洁越好。
2、
于是他列举了《史记》和《新汉书》关于同一件事的不同表达。
显然,《史记》说的更清楚,“以千三百户封朔为涉轵侯,以千三百户封不虞为随成侯,以千三百户封戎奴为从平侯。”
是什么意思呢?
分别划一千三百户给李朔并封他为涉轵候,划一千三百户给赵不虞封他为随成候,一千三百户给公孙戎奴并封他为从平侯。
这样写,的确比后汉书要清晰多了,且补充的完整。
所以洪迈也是用这个观点,否决了欧阳修提出的文字越简洁越好。
3、
欧阳修是什么人,我之前有写过,有格局有才华有门第,且门下弟子不是当权宰相,就是名垂千古。
在古代,这样直接去评价这么优秀又大腕且是当朝重要人物,显然一般人是不敢做的。
我就看到两个人敢批评欧阳修,一是李清照,一是洪迈。
不过比如李清照,洪迈就事论事,客观朴实,显然只是在研究学术,李清照就不同,直接开始奚落起来,也是有趣。
4、
而到我们今天来看,的确洪迈说的有道理。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文字多少和表达思想有关,同样也和体谅读者有关。
尽信书不如无书,敢于质疑,才有创新,洪迈老先生千年之前也做出了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