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卧松云
2021-03-06 本文已影响0人
清欢悠悠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是王勃的豪言壮语,他却只活到二十七岁,未等到白首之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代枭雄曹操,志在建功立业,锐意进取,永不言败。才智超群之人可以有自己人生不一样的抉择,普通人大多时候只能选择平庸生活,甘于平凡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赠孟浩然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据说本诗是李白游襄阳访孟浩然,却未能一见,遂作此诗表达心情。孟浩然比李白长十二岁,深受李白仰慕,故称其为“夫子”。 首句即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钦敬爱戴之情,在他心中,友人风流潇洒,玉树临风,闻名遐迩,天下皆知。
轩冕: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后用以代指官位爵禄。年轻少壮时期摒弃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不喜钻营。白首:白头,指晚年。卧松云:隐居。年老之时则隐卧深山陪伴着松风白云。
红颜对白首,轩冕对松云,富贵与淡泊,有所弃有所取,有所舍才有所得,突出了主人公的高风亮节。
醉月:月下醉饮。中圣:“中圣人”的简称,意谓饮清酒而醉。曹魏时徐邈喜欢喝酒,称酒清者为“圣人”,酒浊者为“贤人”。
第三句描写隐居生活,明月当空,对月畅饮,把酒进欢,能做到醉而不失态。沉醉于花丛之中,流连忘返,不愿意去侍奉君王。高山:源于《诗经·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里是说孟的品格高尚,如同高山一般令人敬仰。
在诗人的心目中,孟浩然就是巍峨的高山,因此发出“安可仰”的慨叹,又无法当面表达崇敬之意,“徒此揖清芬”,只有在此向他纯洁清高的品格致敬了,对此深表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