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章
阅读本书最大收获就是深刻的知道了思维模式对人的重要性。
所以再谈论本书的主题如何拥抱压力之前,我要先谈谈某一关键性的观念(思维模式)的改变即使是对人类历史的进程来说也是意义重大的。
现代人相信进步明天会更好这个看起来很常识性的观念其实并不是人类生下来就与生俱来的思维模式。在人类文明的很长一段历史中人类是根本不相信进步的。他们脑子里根深蒂固的观念是“天道循环,有荣就有枯;所有的组织和社会在青壮之年都是蓬勃焕发、朝气十足,但之后就自然进入腐朽过程”
他们相信的是,古人在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方面的成就一直无人超越,未来也无可超越。
正是因为不相信进步的观念所以我们现在去看当时的很多书像是著名的《人口论》都是陷入了零和博弈的思维局限上――认为人类生产大致就是维持稳定,未来也不会发展了,某人想要得到更多,只能偷别人的。
这种不相信进步的观念可不仅仅是停留是停留在想法层面上喔,正像我文章开始时所说的,这种不相信进步的思维模式直接决定了当时每个人的行为跟决策进而影响到了社会的发展。
先看经济上:当时社会长期的经济停泄大部分原因正是因为不相信进步思维模式导致的,不相信进步,就很少有人会去发现新的能源,去想办法提高生产方式。这种经济上的停泄你可以从中国农民好几千年的生存状况来看出。那时候的农民即使是遇到了盛世也得加上每天都不停的劳动才能勉强填饱肚子,稍微运气不好一点遇到个灾慌就弄的个民不聊生――这其实也间接的说明了当时的生产力只能勉强糊口,很少能有存量。
教育上:当时时代的人不相信进步那相信什么?相信古人是最最完美的,世界万物一切现象早已经被古代人给解释清楚了,我们再怎么努力也只能接近而永远也无法达到那个高度,你只要照着去学习去就行了。是不是觉得我的描述很像古代的中国,其实这些想法在几百年前的西方也是如此。不同的是,西方近代因为发生了几件重大历史事件把人从不相信进步的观念给解放了出来,所以当中国跟西方再遇见时,不仅仅是彼此的思维模式上,科技,经济,教育都可以说是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里了。
……
西方正是基于这种不相信进步到转变成未来会越来越好的思维模式下,一系列相关行为模式开始改变。
因为相信进步,人们愿意去改进生产方式,去贷款使得拥有足够的资金拿来排干沼泽,因为相信进步,人们开始用批判性的眼光来开待古人的思想,开始大量建立新形学校进而使科学技术在那几百年里飞速的发展成为了可能。在国人感叹近代中国跟西方的巨大经济,科技差距同时,不要忘了西方这一系列重大的变化都是基于这种思维模式下的转变。
那么,这种在现代人看来不可思议的思维模式(竟然会不相信进步)是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
答案是,一直到17世纪科学革命。
《全球通史》的作者xxxxxx再谈到到牛顿时说到“他对这个世界的意义不只是奠定了科学基础,还在于他彻底的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模式,人类开始相信进步,西方从此迈入近现代文明”
思维模式是如此的重要,所以当有人在再你的朋友圈经常发些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负能量跟鸡汤时就选择隐蔽掉了吧,当然,一个成熟的人思维模式绝不会因为这些信息而发生改变。不过还是隐蔽了好。不只是个人的朋友圈,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你也要警惕一切会改变你思维模式的信息,其中包括了诸如知乎,简书、豆瓣、新闻等。
既然思维模式那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建立起对自己有益的的思维模式呢。答案是,你只能自己去学习,独自思考。只有这样建立起来的观念才真真是属于你的观念,才会再你生命中处处发挥作用。
“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一生”原因正在于你听的所谓的道理根本就不是你的,今天你看了某个知乎大v或者历史名人的金句觉得很对,后天又发现了一个相反的观点好像也有道理。你说,这样的不经过你独自思考的所谓道理你即使看一生对你又有个什么卵用。
来吧!这本书绝对会彻底改变你对压力的观念(思维模式) 开始你的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