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与胡同串子,附属小学和学区房以及贾蔷闹学
2021-01-21 本文已影响0人
双痒斋江右散人
王朔的文字,总是写着大院和胡同串子的矛盾。
![](https://img.haomeiwen.com/i25544364/8c31c5b31aea3b6e.jpg)
其实,在北京,可能这两批人互相看不起。
我有一个师妹,北京人,她之前扒拉扒拉讲他们学校的事情。他们的学校是机关子弟学校,都是科研工作者的子女,但是那个机关租了某个民居的房子,那个民居主人的小孩,也在他们班。她就讲了很多这种格格不入的笑话。那个房东,让小孩进入一个高素质的环境,希望他能够有个好的未来。他实在想不到,他儿子在同学眼里是这么奇怪的存在:包租公,胡同串子。是同学口中的笑料来源。
为什么说这个事,因为前段时间一位家人的小孩,在学校被欺凌。四个男生打一个女孩。学校是大学附属的,四个男孩是买学区房来就读的,而女孩是大学教授子女。结果,家长为了小孩能够有个很好的环境,把小孩送到大学附属小学。原本,教授的女儿和学区房主的儿子可以共同进步。但由于他们本来不属于一个群体,变成了一出“贾蔷闹学”。学区房主,成了现代胡同串子的代名词。
以前听学区房主说:买得起这个学校的学区房的人,都有一定实力的。属于同一群体。我还觉得孟母三迁,学区房真的很重要。结果买不买,都和胡同串子一起念书,真的让人有朝圣失落。
贾蔷和贾宝玉,终究是两个世界的人。虽然同在贾府,同在一个私塾,还是打起来了。阶级本身有标签,强拉在一起,容易阶级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