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篇》之[奖掖后进]107
2022-04-12 本文已影响0人
蜻蜓之旅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白话】互乡这个地方的人很难沟通,有一个少年却得到孔子的接见,学生们觉得很困惑,孔子说:“我是赞成他上进,不希望他退步,又何必过度苛责。别人修饰整洁来找我,我就嘉许他整洁的一面,不去追究他过去的作为。”
即使是一个坏人,他能够自己反省过来,等于洗了一个澡一样,把自己弄得很干净,来求进步。只要能够这样,不就好了吗?孔子这是在说教育的态度,也是说自己度量的培养。 ——南怀瑾
本章主要讲的是互乡这个地方的人非常难以沟通,而且社会风气不太好。但孔子却接见了互乡的童子,学生们就觉得很困惑。
孔子则认为,少年修饰整洁来找他,也是非常礼貌的一种表现,也是尊重老师的。而我们做教育的是赞成别人上进,不希望别人退步的。我们又何必如此苛刻呢?至于他以往是怎样的人,我们是可以忽略的,只赞成他现在求教的态度就好了。
从本篇对话来看,孔子虽然有自己的原则,但他会变通,会根据情况来做调整,让事情变得更好。
作为教育者来说,有人虚心求教,我们就要耐心教导。对待学生一视同仁,这样社会才会进步。
一个人的过往并不能代表他的一生,因为每个人的德行是需要不断试错修炼的。这时候,如果碰到了良师,他就很快能走上正轨了。这样对他个人和社会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正所谓“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生活中,我们常说的“老顽固”,其实就是不懂得变通的人,一旦认定的死理,九头牛也拉不回,常常闹得大家都不愉快。
虽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的存在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好。如果一个人只讲规矩,不问世事,不讲人情,那样只会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糟糕。这样的话,我们就需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有问题,是不是需要调整与改进了。
比如:法律是非常公正与严谨的,可法律之外不外乎人情,也会根据事情的不同情况来判决,而不是一锤定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