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阅读】儿童剧课程的价值
两年前,我在学校推进儿童阅读精品课程的过程中,给语文学科组提出了要求,在两年之内4个学期的儿童阅读活动中,要“一期一主题”“一期一活动”有层次地推进儿童阅读课程。
于是,全校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一次儿童剧课程的展演活动。
什么是儿童剧呢?是以适合儿童心理、富有儿童情趣的故事为主要内容,充分调动戏剧舞台的种种表现手法,以活泼的形式表演给孩子们看的一种戏剧形式。
几乎每一个孩子都喜欢露脸,喜欢表演,喜欢装扮,喜欢被人注目,甚至喜欢手握话筒发出的声音。内心那种“让别人看见”应该是每一个儿童的期盼。即使有的张扬,有的腼腆,但身为“人”的共性是无法掩盖的。儿童剧课程的展演为孩子们搭建了实现梦想的舞台。
儿童剧课程的开展在每一个班级的教室里铺展开来。先以年段为单位进行初选,然后从年段中选出来的优秀儿童剧再参加学校的展演。儿童剧展演从表演内容、表演能力、语音仪表及现场效果四个方面进行了评价。
从儿童剧展演的名称来看,一二年级多是绘本剧,有《子儿吐吐》《月光下的肚肚狼》《没有牙齿的大老虎》等。三到六年级有童话故事,《小木偶奇遇记》《皇帝的新装》《渔夫和金鱼》等,还有小说改编的儿童剧《三打白骨精》《煮酒论英雄》《草房子》等。
儿童剧课程展演作为学校主题阅读的活动,有着独特的价值。
一、丰富儿童阅读的资源
儿童剧是在儿童阅读的基础上开展的,先进行经典作品的阅读,才有儿童剧课程的展演。
儿童经典阅读的内容选择上,低段是经典绘本,中段是经典童话,高段是经典小说。作品内容贴近儿童实际的生活,情节生动有趣,能够极大地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而且蕴含丰富的表演的素材,更能为儿童提供个性表现的舞台,提供丰富的创造力,更有助于孩子智力的发展,让儿童的天性得以舒展。所以丰富的阅读资源则为孩子的戏剧活动提供了蓝本和源泉。
二、给予儿童心灵的滋养
儿童剧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是一种非常完美的童年成长方式。一个孩子如果没有机会阅读绘本,没有机会阅读童话,没有机会参与儿童剧表演,将来很难成为有魅力的社会角色。
经典的绘本故事包含着勇气、智慧、爱心、团结等等主题思想,经典的童话故事和小说引导着儿童形成勤劳、善良、诚实的品质。
孩子通过故事不断成长,通过故事学会判断和推理,不断的认识自我,从而认识世界。
所以把故事改编成儿童剧,可以通过故事学会用肢体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用故事的言语来认识和接纳他人,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歌德曾经说过,人类最大的灾难就是瞧不起自己。中国也有句俗话叫做“哀莫大于心死”,这些都说明人如果没有了自信心,一切都垮了。
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可以通过读绘本故事、童话故事来帮助孩子消除胆怯、害羞的心理障碍,让孩子树立通过不懈努力就会获得成功的信心。
儿童剧展演让孩子在自己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树立起坚定的信念。通过对作品的理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放飞儿童艺术的梦想
当孩子沉浸在一个充满童话艺术气息的环境中时,更能激发他们对艺术创造的灵感。梦想存在于意识中,艺术缔造孩子的梦想。绘本故事,童话故事便是这样一个载体,让孩子在童话的艺术中开创幼小的梦想。
儿童剧对孩子的创造表现具有促进作用。儿童剧表演中,通过人物角色及台词无数次的调动配合,让儿童的大脑进入兴奋状态。表演过程中儿童展开想象,儿童的认识思维从模糊到清晰,从简单到复杂,甚至还会主动揣摩角色,创新表演,从而激发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
儿童剧在表演中融入了音乐、美术元素,儿童体验着角色,穿着扮演角色的服装,表演的时候通过深度的形象展示,促成了儿童对美的认识与追求,因此,儿童剧陶冶审美情操,陶冶身心。它也是一次美育教育,儿童参与表演的经历会给童年留下美好深刻的记忆。
四、丰富儿童社会的情感
儿童剧表演有助于丰富儿童社会的情感经历,因为经典绘本故事、童话故事,需要通过具体的形象与活泼明快的情节,简洁的语言表达来再现真善美的思想内容。
每一个儿童剧本的内容,既给儿童的德育教育提供了契机,又使儿童获得了丰富的社会情感经验。
每一个参加展演的儿童在情景中体验着角色人物的心理、行为和语言,再现着角色人物之间如何交往,如何交流。交往是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交往是人与人之间思想传递的纽带,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心灵呼应的媒介。
如果是儿童喜欢的角色,他会不用怎么背就能轻松地记住台词,饶有兴趣地练习普通话发音以及理解不同的语言含义,反复地练习语气的强弱轻重,把角色表演得惟妙惟肖。
通过这样的儿童剧展演,将经典故事的情景再现,儿童在角色体验中自然而然地丰富着社会的情感,增强内心的体验。
有人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我想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表演艺术家。
儿童剧的课程展演促进了学校的儿童主题阅读,孩子们在儿童剧展演中获得了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