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却不知雪域之王仓央嘉
越来越多的人渐渐遗忘这位清朝年间住在布达拉宫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
他是西藏历史上的著名人物,生于西藏南部门隅的一户农奴家庭,他出生时恰逢五世达赖逝世,自小被西藏执政者指认为六世达赖,15岁时在拉萨举行坐床典礼成为六世达赖。然而,他只是一个政治傀儡,进退全不由己。年仅25岁便病逝,留下传世佳作,成为了中国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初最伟大的两个诗人之一,另一个是纳兰容若。
他问: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当凡夫俗子以艳羡的姿态仰望着他,渴望着他拥有的一切时,他却渴望着凡夫俗子的幸福,他身为达赖而不得拥有人间的情爱,但欲望之泉还是从人性当中自然涌出,最后汇成大海。有高僧曾说:“六世达赖以世间法让人看到了出世法中广大的精神世界,他的诗歌和歌曲净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他用最真诚的慈悲让俗人感受到了佛法并不是高不可及,他的特立独行让我们领受到了真正的教义!”
全诗如下:
美人不是母胎生,应是桃花树长成,
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
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目前,
若将此心以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
结尽同心缔尽缘,此生虽短意缠绵,
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
不观生灭与无常,但逐轮回向死亡,
绝顶聪明矜世智,叹他于此总茫茫。
山头野马性难驯,机陷犹堪制彼身,
自叹神通空具足,不能调伏枕边人。
欲倚绿窗伴卿卿,颇悔今生误道行。
有心持钵丛林去,又负美人一片情。
静坐修观法眼开,祈求三宝降灵台,
观中诸圣何曾见?不请情人却自来。
入山投谒得道僧,求教上师说因明。
争奈相思无拘检,意马心猿到卿卿。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如果动情了,就负了如来(佛法);如果不动情,就负了她(爱情)
矛盾撕扯。欲望交战。
真正的诗人从来不是在玩文字游戏,而是用他的诗生活。这样从灵魂之中雀跃而出的文字,才有力量冲破滚滚红尘,生命也因此熠熠生辉,佛照每一个追求美好和向往美好的敏感心灵。
他怨:第一最好不见,免得彼此相恋;第二最好不相识,免得彼此相思。
他一反经典的因循与仿制,一反文人写作的匠心与雕琢,用一种贴近天然的手法奏出一种接近天籁的声音。用一颗向着此生悲欢和纯任自然的赤子之心倾诉着他的至情与真诚。这种习惯的“天真”,注入了他的情感和气息,一字一句,砰然着地,让众多触碰到他诗句的人,身不由己,流连忘返。
全诗如下: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如果没有相见怎会陷入爱河不能自拔,与恋人分离的痛苦甚至让自己否决了邂逅带来的快乐,爱情坚如磐石不可动摇。
爱情是心灵上的交流,相知之后方知知己,当心灵覆叠与重合,心心相印的默契带来的爱情将是温暖而贴心的。会把恋人放在心头一遍遍思量着,会把爱情在心中一遍遍重温着,傻傻的想念一旦失去就像失去了依托。后悔相知,后悔深爱,只因失去所爱之后的痛苦无法承受。
只是一场相见,便是金风玉露,相知相许。既然遇见如此痛苦,为何还要遇见?明明后悔着那一场邂逅,然而心中却是爱得惨烈无比,明明口中说着那么决绝的话语,心中却如此彷徨彳亍不前。
到底怎样才能彻底忘记?到底怎样才可以摆脱轮回一般生生不息的相思?爱得那么疲惫那么痛苦,到头来还是无法忘记那些深情。想和过去的恋人一刀两断,无奈心里却无论如何也放不下,只有生前身后唯爱一人,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而被迫与恋人分离的女子,一遍遍重复着“如果不”的假设,在后悔曾经的爱情,实际上却把自己对那人的深爱展露。爱得深刻,内心痛苦,是爱到情痴,恨人事无常,最后终于说出口:要我如何忘掉你
他的这些情歌从灵魂的湖泊起飞,去拥抱烟火的人间。他的诗面朝俗世人生,敞开胸怀,无时无刻不向往自由,向往此生欢喜的天真!
最后:
对仓央嘉措来说,爱是修行,穿越了情爱的迷障,他于孤独中重生。我们相信,他是以情修佛缘,最终弘法众生,大爱苍生。经历了爱的修行的仓央嘉措,参透了生死爱欲。
我们天生需要爱,却未必知晓如何爱,应爱谁。这时候,我们会去用心尝试,用身体去感受。而仓央嘉措也如此,修行普渡众生先渡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