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那个不想跳出体制的人
经常看到一些鸡汤类的文章建议大家跳出体制,因为那样会有更多的机会和无限可能。
作者一般会举一些名人或者身边朋友的例子。告诉大家,该牛人本来在体制内一个月才五六千的工资,后来出来创业,月薪三五万或者年薪一百万。
讲真,以前每次我看到这样的文章,我都会全身热血沸腾,分分钟恨不得立马就辞职去赚大钱。但是,当我认真问自己,创业的资本在哪里,自己有哪些善长的行业时,我的内心又是迷茫的。
因此,很快,我都会把创业的事情抛到了脑后,生活该怎么继续还是照旧。举个大家很熟悉的例子,我就是那个被温水煮熟的青蛙。
但是,现实真的就是这样吗?我常常问自己。
我是一毕业就回到家乡的医院上班至今的。因此,我曾经特别羡慕那些在广州深圳打拼的同学。毕竟在大家的潜意识里,在那些经济发达的城市上班,意味着更好的条件和更高的薪水。而这些,是跟多年轻人都在追求的。
直到后来有次跟一个在广州上班的同学聊天,无意中提起那边上班的各种好,还举了不少成功的例子。
谁知道那同学在我一脸的崇拜下,很无奈地说,其实那些都是特例,或者说是传奇。毕竟那样成功的机率还是很小的。大家只是看到为数不多的成功者,却容易忽视千千万万还在路上挣扎的人。
而且众所周知,那些成功者除了付出比常人多好几倍的努力,还有一定的人脉和资源。任何的成功都不是单靠机遇就能实现的。
有人说站在风口,猪都会飞。但也有一首歌唱道:我是一只小小小鸟,却怎么飞呀飞,飞不高。而我,也许就是那只飞不高的小鸟吧。
人贵有自知之明,因此,我能做的,就是不必好高鹜远,不要总因为想着那些得不到的东西而伤神苦恼,而是,好好珍惜当下,尽自己的能力,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
当大家都说公众号很有前景的时候,我也开了公众号。有些人日更了十几天就可以拿到原创,可我断断续续地写了一年才拿到原创。而且目前粉丝还是在两三位数之间徘徊。
所以,我觉得干什么事情都得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出发,不能人云亦云。
前几天去广州找个朋友玩,了解了一下她的近况。工作七年,一个月,八千的工资,除去房租水电费两千,交通通讯费六百,伙食费一千五,孝顺父母一千,衣服化装品也要五百,还有一些交际之类的一千,一个月才剩下两、三千。而且加班熬夜是常有的事,吃得最多的还是外面的快餐。
要知道,广州现在动不动就五六万一平方的房价,目前还在继续涨,涨得人心惶惶,焦虑不堪。
其实,据了解,在家乡体制内一般也有四五千的工资,搞惦首付,两个人的住房公积金供一套小居室问题不大。
在通讯发达的今天,很多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喜欢搞个副业。不落后的同时增加一点收入。我一些体制内的朋友,有开微店的,业余烘焙,也有出资做点小生意的,虽说是小打小闹,但也乐此不疲。
而且离家里近,家里人互相照应一下很方便。比如我,住的老公负责,三餐老妈搞掂。
所以,时隔经年,我不再那么羡慕奋斗在广州深圳的同学。而真正让我安心留在医院这个体制内的,还是来源于一位老师的职业规划。
合格的教师一一优秀的教师一一教学专家一一教育专家。随着内涵不断加深,这一路走来,除了需要一定的恒心和毅力,更需要内心的宁静和笃定。而这些,是金钱无法给予的。
这些让我也想到自己的职业生涯。自己目前充其量也只是勉强算得上是一名合格的护土,离优秀的护士还有一定的距离。能否成为科室的业务骨干直至某护理领域的专家。这都需要漫长的探索与修行,需要一个人静下心来,好好努力,不断专研。
我又想起最近带领团队培育出最新一批“海水稻”的袁隆平。他在功成名就之时,依然通过各种方式避开纷扰,只为一心搞科研,还一直自称自己不过一届农夫,与水稻打了一辈子交道。
然而,早在1998年就有媒体曾报道“袁隆平”这个名字品牌价值为1008、9亿元。对此,袁隆平更愿意将自己定义为“中国精神首富”。
他说:“我现在不愁钱,但我性格过不了奢侈生活,我讲究朴素大方。”
确实,在这充斥着金钱和利益的世界,对于我们来说金钱固然很重要。但是一个人的价值不应该被他所拥有的金钱所量化。
因此,我们不必被金钱牵着鼻子走,一味地追逐金钱而不停地奔波和忙碌,从而迷失自我的同时,也失去健康和幸福。
所以,淡泊名利,为信仰而活,也是一种方式。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选择某种职业都跟金钱或者利益有关,相信他们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我愿意做那个喜欢呆在体制的人,踏踏实实地做着自己的平凡的工作。没有大家眼里的大富大贵,也过不上所谓的标配人生。但我内心充盈,一样幸福安好。
因为眼前的世界,小小却温暖着我,给我无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