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视其所以章

2019-01-08  本文已影响0人  Lightfeng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论语集注》

以,為也。為善者為君子,為惡者為小人。

觀,比視為詳矣。由,從也。事雖為善,而意之所從來者有未善焉,則亦不得為君子矣。或曰:「由,行也。謂所以行其所為者也。」

察,則又加詳矣。安,所樂也。所由雖善,而心之所樂者不在於是,則亦偽耳,豈能久而不變哉?

焉,於虔反。廋,所留反。○焉,何也。廋,匿也。重言以深明之。○程子曰:「在己者能知言窮理,則能以此察人如聖人也。」

《论语或问》

文振问“视其所以”一章。曰:“此不惟可以观人,亦当以此自考。

“视其所以”一章。炎问:“观人之法,论到此却是无遗。”先生微笑曰:“孟子观人之法,又自简径。如曰‘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便是。”

《论语新解》

所以:以,因义。因何而为此事,此指其行为之动机与居心言。或说:以,为也。视其所为,可以知其人。

所由:由,经由义。同一事,取径不同,或喜捷径,或冒险路,或由平坦大道。此指其行为之趋向与心术言。

所安:安,安定安乐义。勉强为之,则不安不乐,易生改变。或则乐此不疲,安固无变。此指其行为之意态与情趣言。

视、观、察:此三字有浅深之次序。视从—节看,观从大体看,察从细微处看。

人焉廋哉;廋,藏匿义。由上述看人法,其人将无可藏匿。重言之,所以断言其无可藏匿,

此章孔子教人以观人之法,必如此多方观察,其人之人格与心地,将无遁形。然学者亦可以此自省,使已之为人,如受透视,亦不至于自欺。否则让自己藏匿了自己,又何以观于人? 或说,观人必就其易见者,若每事必观其意之所从来,将至于逆诈臆不信,诛心之论,不可必矣。然此章乃由迹以观心,由事以窥意,未有观人而可以略其心意于不论者,学者其细阐之。

先生说:“要观察他因何去做这一事,再观察他如何般去做,再观察他做此事时心情如何,安与不安。如此般观察,那人再向何处藏匿呀!那人再向何处藏匿呀!”

《论语注疏》

以,用也。言视其所行用。

由,经也。言观其所经从。

孔曰:“廋,匿也。言观人终始,安所匿其情。”

[疏]“子曰”至“廋哉”。

正义曰:此章言知人之法也。“视其所以”者,以,用也。言视其所以行用。“观其所由”者,由,经也。言观其所经从。“察其所安”者,言察其所安处也。“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者,廋,匿也;焉,安也。言知人之法,但观察其终始,则人安所隐匿其情哉?再言之者,深明情不可隐也。

孔德

于2018年3月31日

若兰居

目录

上一章 2-9 吾与回言章

下一章 2-11 温故而知新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