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会·自动投稿简友广场想法

通鉴笔记:武则天再入宫

2021-08-28  本文已影响0人  夏侯勇

公元654年(永徽五年 ),这一年最大的事件,是武氏(武则天)再次入宫。这是《资治通鉴》一书中第二次提及武氏。第一次提及是公元637年(贞观十一年),只一句话:故荆州都督武士彟女,年十四,上闻其美,召入后宫,为才人。

第一次提及时,她还是个小人物,此后整整十七年,没有任何事迹可载史册。第二次提及,预示着武氏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她的时代开启了。

本来太宗李世民驾崩后,武氏随后宫众妃嫔到感业寺当了尼姑。按理说没她什么事了。可是偏偏有两股力要拉她回来。第一股力来自高宗李治。书上这样记载:上之为太子也,入侍太宗,见才人武氏而悦之。太宗崩,……忌日,上诣寺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泣。

公元650年(李世民去世一周年),武氏27岁,李治23岁。李治再次见到这位年长自己4岁的庶母,心潮澎湃、思绪起伏。可能从他见她的第一面起,就没把她当成庶母,而是当成姐姐之类的人物。一句“武氏泣,上亦泣”把这种再相逢时的复杂情感写得恰到好处。

李治虽然爱怜武氏,但并没有明说要把她纳入后宫,毕竟是庶母,而且父亲刚去世没多久。

很快,牵引武氏再入宫的第二股力来了。来自于后宫的王皇后。起因是王皇后无子,见萧淑妃有宠,产生嫉妒之心,想拉一个外援斗萧淑妃。听说高宗去感业寺对武才人有好感,便偷偷让当了尼姑的武氏留长发,又劝高宗把武氏纳入后宫。(阴令武氏长发,劝上内之后宫,欲以间淑妃之宠。)

两股力这么一碰撞,武氏入宫就水到渠成。武氏一来,后宫格局彻底翻转。书上是这样描述的:武氏巧慧,多权数,初入宫,卑辞屈体以事后。后爱之,数称其美于上。未几大幸,拜为昭仪。

才人是正五品,昭仪是正二品。好家伙,相当于一下跨了三个等级。这时,王皇后和萧淑妃(正一品)恩宠皆衰,开始联合起来说武昭仪的坏话,可惜高宗不予理睬。

回过头来看,王皇后劝高宗纳武氏入宫以斗萧淑妃之举,无异于何进召董卓进京诛杀十常侍。为了对付眼前的敌人,引进了意想不到的、比眼前敌人恐怖百倍千倍的敌人。如果他们能够预见未来,怕是打死也不会行此引狼入室之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