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早教家庭早教

奥特曼和小怪兽

2019-03-07  本文已影响11人  如玉小安

“妈妈,我要看奥特曼!”

“妈妈,看!我是银河奥特曼!”

“奥特曼来了,看我赶跑怪兽!”

“奥特曼,变身!”

……

日剧《奥特曼》系列传播到中国以后,几乎是一下子便俘获了我国少儿朋友的童心,我自己的小朋友也不例外。然而,在我跟着小朋友看了几集以后,作为一个成人,刚开始我实在不能理解这部剧为何会如此受欢迎?连带它的周边也卖得如此之好?

简单粗糙的道具、缓慢臃肿的摆拍、长得并不那么养眼的演员……这是我对日剧《奥特曼》系列的第一印象,用当下的潮流词语来形容的话,简直就是low爆了!然而,在阅读了儿童心理学,慢慢了解少儿心理活动,并结合我对小朋友的仔细观察之后,我开始能够理解它火爆的原因了。

少儿是弱小的代名词,他们的自主能力非常少,在他们眼中这个大人为主的世界里,他们的言行举止要么被忽视,要么太被重视——这两种对于正常的人际关系来说,都是非正常的。所以,他们渴望在人群中成为能与“大人”对等的存在,或者说,他们渴望强大起来,不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牵引着,不用大人令行禁止,不用担心大人口中语带威胁的“坏人”。

不知道大家家里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在小朋友刚学会走路和跑的时候,因为好奇老是喜欢往走廊或者外面探索,而有时候大人因为忙自己的事情,又担心小朋友乱跑碰到危险,所以就会编造一个“怪兽”出来:“你别跑出去哦,外面有怪兽!”“不要走,外面有啊呜……”“啊呜来了,快进来!”“外面有老鼠,老鼠会咬人哦!”“你乱跑的话,坏人(警察叔叔)会把你抓走的!”……

虽然我不喜欢这样的场景,但我也避免不了家中亲人这样跟小朋友对话。看着他小脸上的惶恐不安,我是非常心疼的。——奥特曼弥补了小朋友普遍缺失的“强大感”,在小朋友的世界里,“奥特曼”象征着“强大”,当自我感觉到害怕或者软弱的时候,只要变身成为“奥特曼”,便可以强大起来,赶跑一切让自己不安的“怪兽”。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小朋友们喜欢看奥特曼打小怪兽,是在弥补他们安全感的缺失。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亲人不在的时候,或者说,有一个时候——甚至是亲人也站在他们安全感的对立面的时候,他们需要这么一个象征物,来填补自己的惶恐。

一个让孩子自我感觉强大的象征,对于孩子建立自我同一感和对世界或者对社会的信任感,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如果家里大人有保护少儿心理健康的这种意识,从没有恐吓惊吓孩子,对孩子温言守护,那么这应该是所有家庭值得学习的榜样,但如果有过恐吓孩子,又该如何弥补呢?

我觉得这个时候,可以陪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游戏。2、3岁的小朋友对于角色扮演,几乎是不用专门教,他们都可以信手拈来的。他们会指着空气中的某个虚无说“哼!怪兽,我不怕你!”这个时候,家长们可以扮演“奥特曼”或者“奥特曼”的同伴,甚至是“怪兽”本尊,和小朋友一起加入到打怪兽的行列中来。或者,在小朋友心情平和的时候,跟小朋友认真地讨论一下怪兽的形象——有没有牙齿?牙齿长什么样?尾巴粗吗?……很多时候,小朋友害怕只是因为未知,其实这跟我们大人世界里对外星人或者以后的智能机器人有着无尽的想象和害怕一样——当想象开始具像化,会发现恐惧也慢慢减少了。

最坏的选择是嘲笑孩子的想象,或者直接明了的告诉孩子“没有怪兽!”低龄段小朋友很少能理解“不”“没有”“非”这些否定词,保护他们的想象空间,维护孩子们的安全感,是我们大人作为家长,应该为孩子操心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到目前为止,我都觉得我们太过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为什么社会上出现那么多心理有问题的成人,究其根源,这些心理问题都是从孩童时期带来的,只是有些严重开始显性化,有些没那么严重保持隐性而已。

再仔细想来,如此简单粗暴的剧情,如同奥特曼和小怪兽,如同小猪佩奇,如同海绵宝宝……在我们国内的少儿剧中却几很少见,其实这也需要引起我们的反思,也许,随着我们国力的增强,国产品牌的少儿节目会更能抓住我们小朋友的心理和视线……

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