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管理模式:打胜仗
打胜仗,这个词看起来是关于军事的,其实在本书中是借用军事案例和逻辑,来说明企业是如何竞争的。
这就不禁让我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用军事领域而不是其他领域,比如艺术领域、体育领域?
书中给出了这样的解读,我觉得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在人类的各类组织中,军队与企业在组织方面的共通性最多。军队与企业最本质的相同之处,在于“活下来”和“活得强大”是两者共同的底线追求。
这应该是这本书得以成型的底层思维。
除此之外,还应该包括以下原因:
1、本书的几位作者,大多是研究军事和企业的两栖作家,因此他们在这两个领域有着独特的视角,进而提炼出了一个共同的共识:打胜仗是战场和商场的共同目标。
2、本书作者中有两位对华为知根知底,而华为的任正非又是一位军人背景,同时在企业管理中切实落地了军事思想的领袖,冥冥之中因果循环,这本书出现了。
3、国外也有大量的数据显示:军人出身的领导人在商场更具有领导力,比如西点军校的杰出企业家们。
因此读完这本书,我们可以得到多个角度的经验和认知。
比如华为是如何崛起的,华为成功后又是如何持续打造打胜仗的组织,比如西点军校是如何培养领导力,比如古代军事话题如何影响着我们今天的商业社会。
本书另一个特色是编排合理。作者们在每个章节末尾安排了结语(总结本节内容)、金句(满满的格言干货)、参考书目(一切理论和案例都可追溯来源)。由此可见,虽然是一本多人合作的商业著作,但并没有染上畅销书的浮躁之气,反而有着学者的严谨。
在军事领域,不断的打胜仗可以保持士气,也可以更好的达成战略目标,在商业领域也是同样的逻辑。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华为做了很多努力,本书认为,华为的取胜战略,主要是两点:客户和奋斗。
很多人都听过一个故事,某个领导来公司视察,不料他发现一个员工在看报纸磨洋工,于是生气地跑过去给了员工当月的工资,然后将这个员工给开除了。
后来有人告诉领导,这个员工不是本公司的,是供应商来对接的人员罢了。
虽然这是一个段子,但是在华为的诸多故事中,却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只是性质完全不同:
某个领导来公司视察,这位领导以善于发现潜力股员工著称。在临走时候,领导告诉下属,在这次接待和汇报中,那个高个子的小伙子表现不错,值得提拔。
没想到的是,这个小伙子并不是公司员工,而是华为的客户经理。
这是因为华为有一项规定,为了更好的服务客户,理解客户的需求,因此要求客户经理长期在客户的工作现场,甚至有的员工会直接在客户公司上班。
这就导致了客户公司的领导误以为华为的客户经理是自己的员工。
奋斗是华为的另一个取胜战略。
在华为30多年的发展中,为了适应公司发展和外界要求,华为总共经历了五次大的用人观念和机制变革。比如为了适应成长期,华为用“集体大辞职”方式用管理者思维取代了英雄主义,用“外部大创业”形成了干部职业化的新型管理组织,用“老员工大让位”解决了传统大公司常见的论资排辈问题,用“奋斗者大排队”给与艰苦奋斗员工实质鼓励。而到了近几年,面对外部局势的恶化,华为启用了“备胎”策略,调整了业务方向、出售荣耀,保持持续变革能力。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导致社会产生了一些不同的声音,进而引发过一场35岁职场人生的讨论,但是华为作为一个军事基因刻在骨子里的企业,并没有被议论所击倒,依然维持了自身的发展战略。
最终华为用自己不断的胜仗来告诉大家:“战略目的在于长期核心能力建设,而非追求短期回报”,“战略执行与制定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读完这本书,可以理解华为是如何借用军事思维打赢了一个又一个胜仗,也可以看到军事思维在除华为之外商业领域的运用。(这里需要提醒一下,因为是多人合作著述,所以书中部分篇幅的内容可能有些许重复,比如对于打胜仗意义的阐述。但是这些不影响本书的重点表述,也没必要在这些地方挑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