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贝

轨道年华(23)夜半归来

2020-05-25  本文已影响0人  从容小主

郑华是怎么熬过这一下午和一晚上的,杨晶晶是无从知道的。她除了内心莫名的心疼之外,对他没有任何的帮助。关键也是无从下手。乘务员和乘务员的差别在于,我们同在铁路系统,却干着完全不同的活计。一个和机器打交道,一个和人打着交道。

当郑华拖着疲惫的身躯与下一个班组的同事进行交接之后,仿佛整个身心才彻底放松下来。这辆钢铁长城的家伙,这一会儿就已经不属于自己的管辖了。自己管辖的时候责任重大,不用自己管辖的时候就是自己的老朋友。

每次从机车上下来的时候,怎么总感觉比登上机车的时候要轻松许多?下车就意味着工作已经结束了。无论是在严寒的三九,还是在如蒸笼般的酷暑天气里,人的心情总是不一样的。可就是奇怪了,每次下车的时候,心情总是难以抑制的开心。特别是杨晶晶休班儿的时候,郑华更会是满心的欢喜。也许对家的渴盼,就是一个正常男人,正常的心理状态吧。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渴望回去,渴望亲人之间的团聚,渴望在平静的岁月中相互厮守人生。

如果刨掉金钱的因素,郑华更渴望自己拥有自由的时间,去做自己更喜欢的事情。可是现实情况是不允许的,两个孩子,本身就是一种沉重的压力。夫妻二人基本上比较固定的收入,能够维持家庭的正常运转,能够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已经有些吃力了。郑舟本来是意外来到的孩子,当初的计划生育,是不允许这个孩子出生的。但当他真正来临的时候,夫妻二人还是毅然留下了他。虽然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而且也花了不少钱了却这件事情。但从现在来看,国家又开始提倡二胎政策,当初所费的劲儿,真的不敢说是政策面儿上的事情,还是人们思想观念上的纠结。总之,在这个年龄段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而郑华和杨晶晶因为当初的大胆和决策,他们多了一个孩子。虽然他们并不是因为郑舟是男孩儿这个因素决定的。因为孩子在肚子里的时候,谁知道是男孩儿女孩儿?只是觉得他是一个崭新的生命,是奔着他们夫妻来的,也就选择了尊重,选择了迎接。虽然两个人因此在工职上都受到了一定的损失,但两个人都没有因此而后悔过。其实作为正常的同事,大家都彼此能够理解想法。但政策,却是一条红线,好在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

东北严寒天气里的深夜,瑟瑟的北风,无情的抽打着人的衣装,穿的再多,仿佛也抵不住北风的呼啸。郑华在单位退完勤临出门的时候,又把围巾紧紧地系住。生怕在路上的时候,有寒风吹进来,如果那时候再下车去处理就会比较麻烦。严寒的街道,滴水成冰。小心翼翼的行驶,仍然令郑华胆战心惊。好在工作单位离家很近,但是在夜晚,今天五分钟的路程,竟然足足用了七八分钟才到楼下。晕黄的路灯,给了人内心一些温暖。看看窗口那一抹为自己留的灯,郑华的心亮了,黑夜中嘴角的那一抹微笑,正说明他的好心情。

把车在楼下停好,人走进楼道,郑华又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虽然才短短几分钟,脚已经感觉到凉了。他刚想跺跺脚把走廊的灯弄亮,突然间止住了。正是夜半时分,这样会吵醒邻居们的,多少觉得不道德,索性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好在借着走廊矮小窗口,路灯的晕黄,把一丝丝的光亮,丢进了走廊里。郑华闭着眼睛,用手扶着栏杆,一步一步往上摸。十九个台阶,右转,就是门的方向。

郑华摸出了手机,用手轻点屏幕。又摸出家门钥匙,钥匙在门锁里转动的声音,竟然把走廊里的灯震亮了。郑华的眼睛有那么一瞬间不适应。但人已经很快的打开了门锁,闪进了客厅。正是夜深人静的时候,父母的房门紧闭着,看样子已经入睡。而自己房间的门也关着,但房间小夜灯晕黄的灯光,在他到家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不用想也知道,那是他的“小镜子”为他留的灯。

蹬下笨重的工作鞋,换拖鞋,把双肩工作包从肩上滑下来,顺手扔在厨房的地上,又把饭盒从包里拿出来,悄悄地放在灶台上。郑华这才边脱衣服边走向卫生间。不洗个热水澡,这觉是没办法睡的,这也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